牛栏山一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2019/11一、选择题(20道,共40分)1.制度设计关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用“有叛人而无叛吏”,“有叛国而无叛郡”相评。其所肯定的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官制2.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转轮排字盘;《感天动地窦娥冤》;王祯《农书》②定窑孩儿枕;《萍洲可谈》;“气学”③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说文解字》;“井渠”④架火战车;谢环《杏园雅集图》;《天工开物》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3.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4.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5.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意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甚至英军在行进开战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这样的记载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A.英方诋毁中国民众B.中英贸易没有因战争而中止C.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D.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6.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驻上海领事议订《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在租界设会审公廨(也称会审公堂),会审公廨设正会审官1人,总管公廨事务,副会审官6人,办理刑民案件,另设秘书处、华洋刑事科、华务民事科、洋务科,管卷室。陪审官则由外国领事担任。这反映出列强在华享有A.最惠国待遇B.司法豁免权C.领事裁判权D.关税自主权7.清末,有外国人描述洋务企业:“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我们向英籍经理询问,才知道他们是主管官吏们的朋友;虽然对于工作一无所知⋯⋯但是他们都领薪水,当监督、稽察和上司⋯⋯机器没有人看护,坏了没有人管”。上述现象说明A.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极力渗入洋务企业的管理B.士子面临读经科考和参与洋务的两难选择C.“中体西用”思想因士绅抵制而难以落实D.官办经营体制导致洋务企业弊病丛生8.美国人何天爵在《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说:“1875年5月,一位尊贵的清朝官员与一位美国姑娘喜结良缘。得知这一消息后,我与领事想顺便就中美联姻一事向总理衙门的官员表示祝贺。⋯⋯我的话说完之后,有一段时间是死一般的静寂。”最后还是恭亲王先抬起了头,接着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热得可怕。官员出现“死一般的静寂”是因为A.婚姻观念文明开放B.担心美国政府干预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D.中美文化趋向融合9.学者马勇在论述晚清后二十年历史时写道:“会议进行了两天,他们终于达成一致行动的谅解,同意适度向中国增兵,计划在条件适度成熟时先夺取天津,然后以天津为基地大本营,继续向北京用兵,向华北用兵,拯救被困在那里的外国人。”此后,列强发动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故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教科书包括国文、算数、格致、化学、修身、地理、历史、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心理学、英文等十余个科目,分编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和中学教科书。这反映①突破以儒家经典教育学生的传统②引入西方近代学制和科目设置③清末新政时期教育出现重大改革④巩固戊戌变法废除科举的措施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1.分析我国《1901年至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造成这种地区差异较大的最主要原因是1901—1911年工人罢工次数分布统计表省份总计省份总计省份总计江苏45安徽17奉天5广东24湖北9北京2浙江22四川11陕西2福建17广西8吉林1A.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