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期辽宁交通科技·l7·高速公路拓宽施工中有关技术问题的探讨孙文智金爱国肖质江严健强(金华市公路管理处,金华321001)(金华市交通规划设计院,金华321005)(金华市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金华321001)摘要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剧增,如何对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进行拓宽改造是我们将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结合沪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遇到的施工实际问题,讨论了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施工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以期能为今后高速公路拓宽提供借鉴。关键词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施工l工程概况沪(上海)杭(杭州)甬(宁波)高速公路是浙江省第一条按四车道标准修建的高速公路,是浙江省乃至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大动脉。自从1996年开通至今,交通流量平均每年以20%速度递增,部分路段交通量已达到5—6万(小汽车)N/日。浙江省人民政府2000年第37次省长常务会议决定“为缓解当前沪杭甬高速公路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必须加快沪杭甬高速公路六车道路面扩建工程建设。”,并于当年开始实施沪杭甬高速公路全线拓宽。本拓宽工程第一期始于萧山红垦枢纽(K16+800),终于上虞沽渚枢纽(K60+600),全长43.8km。设计由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六车道。工程于2000年10月18日开工,工期为48个月。正当施工进行中,省政府办公会议于2003年3月再次提出并经专家论证将设计变更为带应急停车带的双向八车道,工程在保证通车的前提下对全路段采用两侧对称加宽的方法进行拓宽,整个工程要求在2003年l2月28日竣工通车,缩短工期10个月。1.1地理特征本施工路段地处杭州湾南岸,区内的构造格架主要为华夏系。地层上部为1.9~3.0m厚的灰黄色软塑状亚粘土,中部为30—40m厚的灰色流塑状淤泥质亚粘土,局部夹粉砂层,下部为l0—20m厚的灰色软流塑状粘土,底部为中密砂砾层,局部为灰绿色软偏硬塑状粘土。本路段内经过两处低山丘陵区,其中K36+0O南侧的金白山,最高峰高程103.2m,K40+300北测的驼峰山和玉屏山,最高峰高程分别为226.5m和86.3m,路线均在山脚通过。1.2设计标准设计标准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1Tj『o01—97)规定的高速公路设计标准以及交通部颁发的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及规定。其主要标准如下:1.2.1路线设计路线平面与原高速公路(以下简称老路)设计线保持一致,不另设左、右加宽路基设计线。路线纵面设计,初期施工时按与老路面实际标高、路拱坡接顺为原则,完工后待新老路基沉降稳定之后重新设计纵面竖曲线,然后进行路面加铺工作。1.2.2路基路面①路基宽度路线起点K16+800(红垦枢纽)至K33+400、K36+600至K39+800、K44+200至终点K60+600(沽渚枢纽)等路段采用35m宽路基(即老路两侧各加宽4.5m),路基渐变长度不小于100m。取消硬路肩,将6车道改为带应急停车带的8车道,每隔300—5Om增设应急停车带。②路面结构:路面面层厚17cm,设计使用年限15年,路面结构总厚度分别为75cm(中湿)、69cm(干燥)和62cm(挖方),其中面层设计采用4era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6era中粒式沥青混凝土+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BZZ—lo。1.2.3桥梁工程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梁设计荷载汽一超20级,挂一120①上部结构:6—10m跨径桥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l3—30m跨径桥梁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②下部结构:拼宽桥墩采用独柱式墩,新老桥墩之间采用型钢固定连接。作为拼宽结构物特别是桥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18·辽宁交通科技2oo5梁,其纵向拼接的处理是关键。③桥面铺装及连续桥面铺装:采用刚性连接,即拆除老桥护栏并凿除拼接处30cm宽范围的原铺装(凿除原铺装使钢筋外露),与新拼桥面铺装用钢筋网连接,新老桥之间粘贴钢板后用钢纤维混凝土浇筑成整体形成刚性连接混凝土。1.2.4软土地基处理本拓宽工程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路段,采用了多种处理方式:①一般预压:路基填筑至路槽底面,经一定的预压期后,方修建路面,用于一般路段填筑。②等载预压:路基填筑至路面设计标高进行预压,用于桥梁等结构物部位,以及沉降量较大的路段。③塑料排水板结合等载预压:在硬土层较薄、软土层较厚的软土路段,为了控制工后沉降、保持新老路面变形协调,除铺设一层50cm厚砂砾垫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