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VIP免费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_第1页
1/28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_第2页
2/28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_第3页
3/28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设计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设计目录前言............................................................-1-第一章需求分析................................................-2-一、用户现状..................................................-2-二、应用平台需求..............................................-2-三、网络平台需求..............................................-2-四、技术平台需求..............................................-3-五、软件平台需求..............................................-4-六、系统建设目标..............................................-5-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6-一、设计原则..................................................-6-二、设计概述..................................................-6-第三章网络系统建设方案........................................-7-一、IP地址规划及VLAN划分.....................................-7-二、三层交换..................................................-9-三、网络建设..................................................-9-四、主干设备选型.............................................-11-第四章接入设计...............................................-13-一、用户接入设计.............................................-13-二、ISP接入设计...........................................-16-第五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9-第六章技术及服务..............................................-21-一、培训计划.................................................-21-二、产品介绍.................................................-22-三、验收办法.................................................-24-1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设计前言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速、便捷、可靠的网络平台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提升,为各个领域的信息交流提供保障。校园作为一个学习和科研的核心场所,对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建立一个适合校园环境的资源共享平台、满足现代化社会日趋增长的数字化教育要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外许多著名高校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先进的数字化教育平台满足学习科研中的交流需求,如CarnegieMellon大学的Andrew网,Stanford大学的SUNET网,MIT的Spine网。为了实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我国从94年起便集结多所国内优秀大学组建并完善了名为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教育主干网。迄今为止,CERNET已经拥有28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数国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网,实现多所大学、中小学教育和科研单位的联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CERNET促进了多所高校的校园网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将信息化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校园网的建立对学校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多数校园主干网的建设以快速以太网、ATM和千兆以太网为主。快速以太网虽然成本较低但其数据传输速率与ATM和千兆以太网相比都较低,不能满足较高的数据传输需求;而ATM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可延展性和无限的虚拟带宽潜力,但其对于线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因而搭建成本较高。千兆以太网是上述三种主干网建设中性能最优越的方案,且继承了以太网价格低廉的优势,拓宽了以太网的应用领域。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热潮的兴起,一些校园网已无法满足校园与日俱增的资源共享、数据交换需求以及分散和扩张的地域规模带来的管理问题。针对上诉问题本方案旨在运用1000M以太网技术提出一个更高质量、高带宽、多服务、广范围且易于更新、升级、维护,成本更低,更灵活的校园专用网。实现一个集数据传输及存储备份、多媒体应用、Internet接入及访问的宽带2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设计多媒体校园网。第一章需求分析一、用户现状电子科技大学占地5000余亩,涵盖清水河、九里堤、沙河三大校区。各大校区可分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校园主干网系统集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