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筑与建材年月总第期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分类命名的建议刘祖典部增玉西安理工大学岩土所西安摘要鉴于目前各种地基基拙规范和工程地质勘探报告对黄土地层的分类命名比较液乱,现行规范虽然反映了各种工程的特珠性,但未能反映黄土的本质。本丈对现有分类命名作了分类比较,以土的本质为基拙,反映黄土的特性,提供几种黄土分类命名供参考。关位词地基基础规范工程地质勘测分类命名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黄土是第四纪陆相的特殊沉积物,它的生成和发育随着时代成因、自然环境条件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性质。因此它的物理力学性也随着时代成因和地区的不同,某些特性有所改变。西北是我国黄土分布最广最多的地区,沉积厚度大,地层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都表现出明显差异和变化,一般我们在鉴别什么是原生黄土时认为原生黄土具有以下特征颜色是黄色、淡黄色或棕红色等多孔性,有肉眼可看到的大孔隙,孔隙比一般为一含有大量的石灰质结核,具有条状、粒状和层理土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约占总量的一哪,原生黄土中以闭刀叻的较粗颖粒占优势,次生黄土中以闭的较细颗粒占优势具有结构性和垂直节理,在天然状态下能保持直立边坡水敏性强,即它的变形强度和稳定性对水的作用特别敏感,常造成工程事故。关于黄土命名问题,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需要,曾提出许多不同名称,如老黄土原生黄土、新黄土次生黄土、砂黄土、粘黄土等。总之,黄土的命名极其广泛,由于它具有不同时代成因和地区性的特点,所以在命名时要求完全统一有一定的困难黄土的地貌类型主要取决于古地貌的形状,也受自然条件如地层构造运动、雨水浸蚀、气候变化、土质演化等情况的影响,所以性质也显得千差万别。关于黄土的成因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可归纳为风成、洪积和坡积,还有可能在不同条件下产生不同成因复合类型的土壤,多种成因和区域性的条件是研究黄土成因命名的重要前提,肯定一种学说,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正确认识黄土,找出黄土的一般固有特性和工程特性规律,可在工程实践中结合实际,应用这些规律分析判断采取处理措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经常通过黄土的颗粒分析,对黄土级配中砂粒、粉粒及粘粒含量进行系统地分析研究,找出级配组成的规律,以其颗粒、级配组合、本质特征予以分类定名是比较科学切合实际的,但未能反映黄土特性的全貌,未反映黄土颗粒胶结和微结构特征等。塑性指数,是黄土分类命名的敏感性指标,根据它可以近似了解黄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年月总第期陕西建筑与建材如顺粒组构、水理性和强度变形的特性等。对于黄土的分类,从地质方面通常将黄土分为原生黄土标准黄土或典型黄土和次生黄土〔黄土状土或亚黄土。原生黄土,经过水流冲刷、自然营力、地质构造运动形成次生黄土,如冲积、洪积、坡积和冰积黄土等,这些黄土不像原生黄土质地均匀,无层理,结构密实、均匀,而具有层理,颗粒组成比较复杂,物理力学性质也较差。一般情况将粘性土分成三大类,即粘质土、砂质粘土和粉质粘土,黄土基本属于粉质粘土。目前对黄土的分类命名大致有四种方法,简述如下工程地质分类法是以黄土的地层、年代、成因为基础的体系分类,如下表。表按时代成因分类时代名称全新世新黄土马兰黄土新黄土上更新世新黄土马兰黄土中更上部老黄土上部离石黄土上部新世下部,老黄土下部离石黄土下部老黄土下更,老黄土下部午城黄土新世尚有更老的黄土工程地质特征分类是地质工作者经过长期对黄土地层的成因和构造、勘探调查的结果,反映了成因时代、地层结构的实际情况也是近期刘东生院士总结各家分类成果的研究结果,对此分类大家都认可,无什么非议之处。土力学和水工建筑学,以土的颗粒组成分类。这样的分类便于判定土的组构、级配和胶结情况。因为黄土的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既一,其命名均冠以粉质,其次为粘粒,所以称为粉质粘壤土卿】。翻。又以含粘量多少区分为重、中、轻粉质集土粉质砂壤土,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及一定的粘粒,所以称之为粉质砂壤土,又以其含粘多少区分为重、中、轻粉质砂壤土,如下表所示。表按黄土的颗粒组成分类粉质粘壤土亚粘土含粘量粉质砂壤土亚砂土含粘量幻重粉质壤土闯重粉质砂土中粉质壤土叼轻粉质砂壤土轻粉质壤土粉土按黄土颗粒组构和级配分类方法,反映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