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设置论证报告一、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必要性(一)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新概念、新技术为“中国制造”提升了极大的空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主流。为此我国在2015年先后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更加突出的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要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而智能制造则是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都离不开企业信息化,并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更深、更广的要求。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使用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低的体现,相关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不断增长,并且要求不断提高。(二)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的需要广东已成为国内制造大省和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5年)》、《广东省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已颁布实施,随着“互联网+制造业”行动计划的实施,生产制造企业对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需求尤其迫切。现代制造企业与服务业融合越来越紧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全面协同发展,“产品+服务”的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得到应用推广,企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人员,不仅要完成ERP系统使用与维护,还要开展基于工业大数据的新一代商业智能应用,挖掘利用产品、运营和价值链等大数据,实现产业重构和流程再造,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精准决策、管理与服务。学院将发挥IT专业优势,本专业主要以企业信息化领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ERP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ERP平台应用和开发能力及企业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三)学院学科专业结构建设的需求学院地处国家制造业基地佛山市,是一所培养IT和泛IT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广东省信息服务创新创业协同育人平台”,创业18Mall现为佛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省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以IT技术为平台,聚焦IT与泛IT相关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相关专业优势互补、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群。信息管理专业群,其中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物流管理工程类中与IT技术相关的专业,目前已经开设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是《广东东软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广东东软学院“十三五”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申报建设的专业。学院省级特色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围绕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与管理三个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二、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可行性(一)办学条件达到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标准1、办学基础学院先后开设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财务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数字媒体艺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本科专业。学院省级特色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