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是以《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指导思想,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结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安排的。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探索成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自练、自评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同时激发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目标:1.学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过竿及落地技术和投掷的简单原理。2.学做目标:(1)、通过由浅入深的组合动作技术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方法,提高跳跃能力。(2)、通过投掷游戏,初步领会投掷的技术原理。3.情感目标:通过互助互学使同学们乐意接受指导,懂得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培养团结友爱的精神,加深同学间的情感交流。4.个性目标: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等优良品质,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敏、协调、快速起动及闪躲等综合能力。教学内容:跨越式跳高:过竿及落地技术;投掷游戏:投掷沙包。教学重点: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正确动作。教学难点:如何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完整动作。场地器材:操场、跳高架3副、海绵垫3块、横杆2根、橡皮筋2根、沙包2—4个、录音机1台、白灰。教学程序: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1、整队: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本班人数。(要求:快、静、齐,精神饱满。)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内容:(1)、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2)、游戏:投掷沙包。(3)、放松活动:舞蹈《阿西跳月》(4)、下课式。二、准备部分:热身活动1、辅助性练习:双脚连续半蹲跳,肩臂环绕,拉长肌肉,活动各个关节等动作。2、教师讲解方法,示范动作。3、学生模仿,认真练习。要求:(1)、速度快,步幅大,注意不要与其他学生碰撞;(2)、动作准确、舒展大方、协调有力。三、基本部分:(一)、跨越式跳高。重点:过竿及落地1、动作要领和方法:面对跳高架的横杆站好,从侧面加速助跑(30-60度),一脚(起跳脚)蹬地跳起,另一脚(摆动腿)和起跳脚同时屈膝上提,跨越横杆,然后双脚落地(垫子上)。2、教师示范、讲解。即四个环节:助跑、起跳、过杆、落地。3、模仿练习:起跳、摆腿技术和过竿技术。练习方法:分左右两边各让一名学生做一次,指出优缺点。4、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每个同学所犯的错误。练习内容:(1)、练习上步起跳、摆腿;(2)、起跳落地技术;(3)、互相观察、思考动作要领。5、统一高度练习:分别设定为70CM、75CM、80CM、85CM四个高度,由低到高学生依次练习。(对胆子小不敢跳的同学,可先过橡皮筋,再练习过横杆。)动作要领:放脚迅速,起跳快有力,摆动腿起跳后脚尖内转,起跳脚快速跟上,依次过橡皮筋落地,并注意练习中保持间距。(二)、游戏:《投掷沙包》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组,投掷的一组站圈外,另一组自由散开在圈内,被击中队员出圈观看,一分钟后两队交换位置继续游戏。2、游戏规则:(1)、圈外队员不得进圈投击,只能投击圈内队员胸部以下部位;(2)、圈内队员不可出圈,不可触球,只能闪躲,违者算被击中。(3)、沙包若停在圈内,外圈队员可入圈去拣,但必须出圈才能投击。3、游戏措施:全班分男、女生两组。一组游戏时,另一组练习跨越式跳高。两组交换进行。四、下课式:1、课后放松:整队站好,听音乐《阿西跳月》进行放松,动作要柔和、准确。2、课堂评价:你学会跨越式跳高了吗?动作要领是什么?3、归还器材:体育委员带领小组长归还。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