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REPORTING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护理课件•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护理2023REPORTINGPART01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概述定义与特点010203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指烧伤面积超过30%或存在严重吸入性损伤、复合伤等严重病情的病人。指围绕手术的全过程,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一段时间,通常为手术前一周至手术后一周。指通过补充或限制液体来维持病人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内环境稳定的治疗方法。围术期液体治疗的重要性维持血液循环纠正内环境紊乱提高手术耐受性烧伤病人由于体液大量流失,容易发生血容量不足和休克,液体治疗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烧伤病人的内环境容易发生紊乱,如电解质失衡、酸碱平衡失调等,液体治疗有助于纠正这些紊乱。适当的液体治疗可以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器官功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围术期液体治疗的历史与发展早期发展未来展望未来的液体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和精准治疗,同时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新型的液体治疗材料。在早期,液体治疗主要采用简单的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补充。现代发展现代的液体治疗已经发展为更为精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采用多种类型的液体和输血制品进行补充。2023REPORTINGPART02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液体治疗晶体液治疗晶体液是常用的围术期液体治疗方式,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晶体液包括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具有可快速补充血容量的优点,但维持时间较短,需要频繁补充。适用于短期内的液体丢失和补充。胶体液治疗01胶体液具有较长的维持时间,能够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02常用的胶体液包括白蛋白、血浆和人工胶体,如明胶、右旋糖酐等。适用于长时间手术或严重烧伤引起的血容量不足。血液制品治疗血液制品是直接补充血液成分的治疗方式,能够快速纠正贫血和凝血障碍。常用的血液制品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等,适用于大量失血或凝血障碍的病人。自体血回收技术自体血回收技术是将病人手术中的失血回收后经过处理再输回体内的技术。自体血回收技术可以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回收的血液经过滤过和清洗后,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异物,再输回病人体内。2023REPORTINGPART03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紧张情绪,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信心。评估病人状况对危重烧伤病人的病情、年龄、体重、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术前准备做好手术区域的清洁消毒工作,备好手术所需器械和药品。术中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液体治疗配合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根据病人的血容量和电解质水平,合理安排输液种类和速度,维持病人水电解质平衡。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确保手术操作顺利进行。术后护理疼痛护理评估病人疼痛程度,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减轻病人痛苦。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发生。功能锻炼根据病人恢复情况,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促进康复。2023REPORTINGPART04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低血压与休克低血压与休克的症状低血压、心率加快、四肢厥冷、尿少等。预防与处理及时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护理措施保持安静的环境,减少刺激,定时记录血压、心率等指标,观察病情变化。心力衰竭心力衰竭的症状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预防与处理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度输液,遵医嘱使用强心药物。护理措施保持半卧位或端坐位,减少活动量,给予吸氧,观察呼吸、心率等指标。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症状010203少尿、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等。预防与处理控制输液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遵医嘱进行血液透析等治疗。护理措施监测肾功能指标,记录尿量,观察水肿情况,遵医嘱进行饮食调整。2023REPORTINGPART05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营养与康复营养支持营养需求123危重烧伤病人围术期对营养需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