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歌声与微笑》VIP免费

《歌声与微笑》_第1页
1/3
《歌声与微笑》_第2页
2/3
《歌声与微笑》_第3页
3/3
《歌声与微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歌曲情绪,并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合唱时做到声音和谐、统一。2.通过创编集体舞,发挥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创造性。3.设计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歌声与微笑》,培养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1.合唱时声部要和谐、统一。2.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为歌曲编配舞蹈。教材分析《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家喻户晓,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词言简意赅,充满诗情画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情感。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个乐句均包含两个乐节。其中,两个第一乐句的旋律乃是严格的重复,而第二乐句则是变化重复:即句尾有所变化,这部分旋律采用自然小调写成,亲切而甜美。在两个乐句的第一小节中,使用了下滑音作装饰的八度大跳,它与歌词语言的音调十分贴切,因而增强了口语化的色彩,唱起来很容易上口。第二乐段为二声部合唱,音区向上移动,写法与第一乐段相同,只是改用了和声小调式,并较多地使用了同音重复。一方面是为了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另一方面是为了把情绪推向高潮。特别是两个声部间,基本上都使用了三度、四度、五度和声,音程彼此配合,形成了一种丰满、和谐的和声效果。因此,这个乐段具有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艺术表现特点。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新课1.欣赏动画《歌声与微笑》。2.学生谈听后的感受。二、《歌声与微笑》歌曲学习1.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教师范唱。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学生回答:欢快、活泼。2.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范唱。提出问题:(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2)歌曲分为几个乐段?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中唱了“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等等。这首歌曲分为两个乐段。师:从这首歌中,我们感到是动听的歌声和温馨的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这首歌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美好情景。3.分段学习歌谱。(1)在分段学习歌谱中,先让学生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以此来降低学习歌谱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一起视唱歌谱,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在相同旋律处用红颜色表示。)(2)视唱歌曲中第一声部旋律,注意唱准十度大跳音程以及四拍时值。(3)视唱第二声部旋律,注意唱准3-#5和八度大跳。(4)完整视唱歌谱。指导学生唱好歌曲中的下滑音,二声部的合唱要和谐、统一。4.学习歌词。(出示《歌声与微笑》歌词节奏谱)(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2)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3)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歌词,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歌词,诵读歌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5.学唱歌曲。(1)聆听歌曲《歌声与微笑》范唱音频,小声哼唱歌曲。(2)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3)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6.歌曲处理。由于歌曲的音域比较宽,所以学生在演唱歌曲时,会感到低音下不来。演唱中应配合做一些声音训练。使学生能轻松地唱出较低的音,圆润地、自然地唱出较高的音。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的下滑音要唱得自然而轻巧,歌曲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微笑永远都留在人们心中。7.设计演唱形式。(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8.随歌曲《歌声与微笑》伴奏进行完整演唱。三、集体创编舞蹈《歌声与微笑》1.教师提出分小组创编集体舞的要求,即动作要简单易学、舒展大方、富有节奏感,也可以适当编一些双人的动作(可参考教材上的照片)。每个组可以只编1-2个动作。要求人人参与,不要只靠个别骨干来创编,其他人旁观。2.分小组创编集体舞动作。3.各小组汇报表演。4.教师将各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歌声与微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