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快速发展之我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XX县区已实施半年时间,XX县区已有57149人获基金补偿414.4万元,其中门诊50505人获补偿84.6万元,住院6644人获补偿329.8万元,最高补偿费用11000多元。一定程度地缓解了农民就医压力,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并解决了部分因长期疾病而无钱就医的农民的心头之患,帮助他们恢复了健康。如何做得更好,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康发展,还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一、经验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吃透政策,全县农民参合率达91.49%。自2006年12月份合作医疗工作启动以来,XX县区在宣传方面就作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强大的舆论攻势。首先是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县、乡、村和各医疗机构参加的全县动员大会,紧接着是对全县农民发放了公开信,各地都悬挂和张贴了大量了宣传横幅和标语,还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乏宣传。可以说到处都能听见合作医疗的声音,到处可闻合作医疗的有关信息。二是切实加强组织管理,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XX县区对合作医疗工作高度重视,县成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任由县长亲自担任,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业务管理。办公室核定编制30人,全部从财政、卫生系统择优选调,且经过了全方位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后上岗。每个乡镇派出工作人员2名,直接深入医疗机构进行现场监管。对全县工作人员进行目标考核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效率。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XX县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能这样顺利地得到实施。三是建立三级审核制度,实行管办分离,加强现场监管。建立医疗机构自审、乡镇合管办初审、县合管办复审的三级审核制度,实行管办分离的监管模式是管好合作医疗的一条有效第1页共5页途径。一是有利的方便了病人报销,简化了报销手续。病人出院时只需要与医疗机构办理出院手续,在缴清了自费部分之后就可以出院,其他的一系列的手续全部由医疗机构代理,极大的方便了病人;二是有利于加强对合作医疗的监管,有利于管理责任制的落实。这三级审核首先是医生进行初审,再报乡合管办复审,最后报县合管办核销,层层把关,责任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有利于规范医疗行为、防范报销中的作弊行为;三是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报销比例,减少医疗机构的经济损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做到一天一查房,加大了现场监管力度。在查房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凡是有与合作医疗相关政策不符的医疗行为在病人住院期间就得到了纠正和处理,这既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报销比例,让病人真正得到实惠,又为医疗机构减少了损失,降低了风险。四是认真搞好报销公示,提高合作医疗管理的透明度,让广大农民参与监督管理是加强合作医疗监管的得力举措。合作医疗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合作医疗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要确保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公平、有效地用在农民身上,往往仅靠合管办的几名工作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让广大农民充分地参与,确保他们的知情、监督的权利,充分提高管理透明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资金的使用和报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才能有效地堵住一些(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管理上的漏洞。五是实现了管理现代化,提高了合作医疗管理水平和效率。全县合作医疗已全部实行信息化管理,这极大的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二、问题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才刚刚起步,尚处于试点价段,很多东西还要不断地探索,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在这里,笔者认为当前有两大问题最突出,一是对医疗机构的管理上的问题,二是如何提高大病的保障能力,让所有患大病的农民都能住得起院,看得起病。(一)如何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行为,这是农民能否真正得到实惠的关键。否则,医疗机构是发展了,但第2页共5页农民没有得到实惠。但是,就目前的这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合管办要真正管住医疗机构还应不断探索。首先从体制方面来看,合管办和医疗机构同属于卫生部门管理,直接领导都是一个,那就是县卫生局。作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首要目标应是全县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