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避险及自救常识课件目录•地震基本知识•地震避险常识•地震自救常识•地震应对措施•地震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与展望01地震基本知识地震的定义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现象,当板块间的压力超过板块间的强度,造成断层突然破裂,使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形成地震波。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震源的深度和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有关。震源越浅,传播速度越快;地球内部的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也越快。地震的成因地震的主要成因是地球板块间的运动。当板块间的压力超过板块间的强度时,就会造成断层突然破裂,形成地震。地震也可能由火山爆发、地下岩浆活动等原因引起。地震的发生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因此地震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地震的分布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等地区。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的地震活动也比较频繁。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大的地震带,集中了全球约80%的地震能量。02地震避险常识室内避险遮住头部关闭火源用枕头、被子等物品遮住头部,保护头部不受伤害。如果家中正在使用燃气或电器,应立即关闭火源,以免引起火灾。01020304趴下远离危险物品立即趴下,以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远离玻璃、镜子、悬挂物等危险物品,以免它们掉落伤人。室外避险远离高楼大厦避免堵塞通道立即远离高楼大厦,避免被掉落的物品砸伤。寻找开阔的空地,如公园、操场等,以避免被建筑物或树木等障碍物压伤。寻找开阔地听从指挥不要堵塞通道,以免妨碍救援队伍的进入和如果正在参加集体活动,应听从指挥人员的安排,有序疏散和避险。救援工作。公共场所避险01020304保持冷静寻找安全出口避免使用电梯听从指挥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应保立即寻找安全出口,如楼梯、走廊等,以避免被困在建筑物内。不要使用电梯,以免电梯故障或停电导致被困。在公共场所应听从工作人员或指挥人员的安排,有序疏散和避险。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03地震自救常识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室内应立即躲到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或用坐垫、枕头护住头部,避免被掉落物砸伤头部。室外远离高楼大厦、树木、电线杆等危险区域,尽量到开阔的空地或平地躲避。地震后的自救互救自救在确认安全后,先检查自己的伤势,如果出血应及时止血,并寻找水源补充水分。互救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帮助受伤或被困的家人或邻居,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震后心理自我调节保持冷静积极面对寻求帮助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惊慌失措,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要相信国家和政府会积极救援,相信自己和家人能够度过难关。同时,可以通过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如果发现自己无法调整心态,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医生的帮助。他们可以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支持。04地震应对措施家庭应急预案储存紧急物资家中应储备一些紧急物资,如水、干粮、急救用品等,以便在地震发生后维持生活所需。制定逃生路线家庭成员应了解房屋的结构和逃生路径,包括安全出口、逃生楼梯或电梯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撤离。关注预警信息密切关注地震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社区应急预案010203加强宣传教育设立紧急集合点配备应急设施社区应定期组织地震应急宣传活动,向居民普及地震应对知识和技能。在社区内设立紧急集合点,方便居民在地震发生后迅速集结。社区应配备应急照明、消防器材、急救箱等设施,以便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开展自救和互救。企业应急预案强化安全培训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应急物资企业应加强员工的地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地震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流程和资源调配方案。企业应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如急救用品、通讯设备、发电设备等,以满足地震发生后的紧急需求。05地震典型案例分析唐山大地震案例地震时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震级经验教训由于当时预警手段落后,缺乏应急救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