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山中访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第1页共187页《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颖、富有想象力、充溢童心和新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挚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挚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值在与“挚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实表达了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尝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化和生活观的教化。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2页共187页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绽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挚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挚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挚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常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爱护动物等)可李汉荣先生究竟去山中探望了怎样的挚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解并描述他山第3页共187页中访友的经验。二、整体感知老师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并思索:李汉荣先生究竟去山中探望了哪些挚友?三、沟通探讨1、谁能说说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探望了哪些挚友呢?明确:作者探望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2、可是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第4页共187页学生探讨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挚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酷爱之情。3、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酷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见他山中的众挚友,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去找找你最喜爱的山中挚友,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用“我喜爱,是因为”的句式说一句话。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⑴喜爱白云大嫂。作者把白云的纯净比方成白衣天使,使人感到生动亲切,并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躯为天第5页共187页空增加活力,使人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热忱的大嫂,有无私奉献的秉性。⑵喜爱瀑布大哥。他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颂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不知疲乏,不求回报,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现代社会上一些走穴的歌星,形成显明的对比。⑶喜爱悬崖爷爷。因为悬崖爷爷虽然没有花仙子们漂亮,没有溪流妹妹澄澈,但他那种无杂念的心境深深印在人的脑海里,他是那么的高大,充溢着才智,他使我们明白了做人要如悬崖一样,恒久保第6页共187页持平和良好的心态。⑷喜爱老桥。老桥的特点在于一个“老”字,它像慈爱的老爷爷,无言地唱着历史的歌。世间万物在转瞬间都是千变万化的,惟有它仍耸立在滚滚流水上,散发着古老而坚韧的气息,世间的一切都变更不了它那庄重的姿态,岁月使它慢慢苍老,不再富有往日的活力,可它总是恒久保持同一种姿态去静默地为人们服务,在它身上洋溢着一种让人敬佩的坚韧与豁达。4、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挚友沟通了吗他们又是怎样沟通的?第7页共187页明确:李汉荣先生在文章中,已经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个玄奥而和善的思想,他对大自然的宠爱程度已经远远不是只用眼睛去欣赏他们的外表,而是专心在冥想,专心在与大自然的挚友们交谈。然后美读课文。5、在奇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你有哪些奇妙的想象?(学生自由谈)⑴我仿佛看到阳光,它射进了树林,大树爷爷们用翠绿的叶子剪刀,将阳光裁成很多块,送给小鸟们,送给小草们,送给每天陪伴树爷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