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诗品》目标展示1、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2、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古诗十九首》简介《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古诗十九首》的影响一是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二是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并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三是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四是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1、芙蓉就是莲花,莲花这个意象有什么特点?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目的是什么?我国古代有以花草赠友的习俗,你怎么理解?这两句诗中除了芙蓉外,还写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兰泽芳草作用:用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的意境,侧面描写了主人公情感的美好、纯洁。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下文主人公情感有喜悦、期待转为难过悲伤做了铺垫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表达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情感?艺术特色1、意境高远、清幽。2、以乐景衬哀情3、余味悠长自古以来对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究竟是男子还是女子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