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老虎头小学“生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1、草原科目语文教学对象503班备课教师雷晓惠课时2课时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中,读,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必具的语文能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大作家老舍,描写草原的一篇力作,本文语句优美、行文流畅、结构清晰,写作手法独特新颖,是品读入境的好文章。教学中,从读入手,以读,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体现读中悟、读中想、读中感的设计理念,既读出景美、人美、情更美的草原风貌,又要读出热情友好的蒙古情操。同时借助相关的课外资源,体会作者行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要借助可感句式段落,及时组织学生练笔。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这一册中的第一篇课文,以优美的内蒙古草原的风景和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了解祖国土地上的那些优秀的民族和美丽的西部文化,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学情分析该班多数同学喜欢学习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语文综合素质较好,同时也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困生缺乏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学习兴趣不浓,需要老师时常督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想象、体会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过程与方法通过课件上诗意文字、美丽图片的展示,帮助学生想象并感受草原的美丽景色,再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内容,提升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教学重点品读、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想象、体会草原那如诗如画的美丽景色。教学方法让学生以读生情,在读中感受草原的美教学教师1.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准备(蒙语演唱)。2.下载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制作课件。学生教材、预习课文,收集相关草原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含预期目标)一、导入新课(5)分钟1.欣赏歌曲《天堂》。2.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歌中所唱的“蓝蓝的天空,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是指什么地方?(板书课题)这是西部歌王腾格尔用歌声唱出了草原的美,下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块儿领略内蒙古草原的美丽风光。(观看视频)通过情景的渲染,美好画面的直观感受,充分激发学生喜欢草原,对草原的神往,为下面学生感受草原美,读出草原美做铺垫。二、学习第一段(20)分钟1.欣赏了草原风光,你对草原有什么样的印象?说说你的感觉。(辽阔、美、绿)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画出来。品读句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品读句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理解“一碧千里”。积累词语: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品读句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体会“柔美”的感觉。透过课文优美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启发揣摩、品味语言美,从而让学生理解这些优美的语言描绘的图画美,充分发挥想像,受到美的陶冶。知识拓展:中国画(按照范围来分;分为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笔墨纸砚是中国画的工具,中国画的技法分为工笔和写意,中国画的线条美、构图美、章法美,所表达出来的意境美、形式美、艺术美。)(15)分钟2.草原风光如此美丽,你的心情怎样?想做些什么呢?(学生谈感受)作者的心情也和大家一样,找出来,读一读。品读句4:“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说话练习:用“既……又……”说一句话,能连用两次更好。品读句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理解“回味”和平时的不同,陶醉。通过句子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看似写骏马和大牛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