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科杂志!∀∀#年第!卷第�!期·论著·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肺功能与临床观察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呼吸科∃重庆#∀∀∀�#%黄英陈冲华石田田刘恩梅【摘要】目的探讨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例婴幼儿哮喘采用局部吸入内酸氟替仁松∃∋个月一(年%治疗,临床随访哮喘发作次数、程度、时间∃)(年%及防治前后肺功能、骨密度变化∗未用丙酸氟替仁松防治的+∀例婴幼儿哮喘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防治组婴幼儿肺功能各指标恢复良好∃,−./(%∗骨密度尤明显降低∃乃住∀�%川伍床防治总有效率∋!刀∀0∃#1&∀例%结论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疗效显著,可作为临床医师综合防治婴幼儿哮喘的理想方法之一【关键词】婴幼儿哮喘肺功能丙酸氟替卡松2中图分类号345!&2文献标识码67【文章编号6�以刃89+∀∃!∀∀#%:!一��一∀+局部吸人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气道慢性非特异3吐炎症已有二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但对高效而副作用小的新型吸人糖皮质激素的研发,倍受全世界关注丙酸氟替卡松∃辅舒酮%是近年引入临床的新型吸人糖皮质激素,目前国内主要用于#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哮喘,用于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研究观察较少一为了解丙酸氟替卡松防治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我科特进行防治前后临床疗效随访、肺功能及骨密度变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力%,检测值达预计值�∀0以上为正常,%+项指标在预计值的∀0一�∀0为轻度损害,#∀0一∀0为中度损害,−#∀0为重度损害。骨密度采用;<一∀�!两维骨密度扫描仪∃北京核仪器厂生产%检测=四、随访情况最初半年卜!个月随访(次,以后+一#个月随访(次,平均随访时间)(年重点随访哮喘急性发作的频度与程度及不良反应,防治疗效,指导与调整用药一疗效判断按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疗效标准判断�!�五、统计学方法各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士、%表示,两均数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牙检验一、一般资料�∀例婴幼儿哮喘均为我院哮喘中心患儿,符合全国统一的“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2!6按“儿童哮喘防治常规”2!�标准判断其哮喘严重度均达二级以上其中男&+例,女!5例∗确诊时年龄�≅&一!≅5岁,平均�≅∋岁。二、分组与方法�∀例婴幼儿哮喘随机分为!组,防治组&∀例,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局部吸人,最初&∀卜Α1次,每日!一+次,+一个月视病情稳定后渐减至&∀卜岁次,卜!次1Β,维持时间)∋个月=�年。每人均配以贮雾罐,由专科护士耐心教会使用方‘法,确保准确吸药。对照组+∀例仅口服酮替芬,∀≅&ΧΑ1次,每日!次。三、观察指标防治前后进行肺功能、骨密度检查,采用美国森迪斯公司!∀∀型肺功能仪检测婴幼3Δ潮气呼气容量环,指标有ΕΦ∃潮气量%、Ε一,Γ0∃达峰流速时间百分比%、Φ一,Γ0∃达峰流速呼气容量百分比%、,Γ∃最大呼气峰流速%、ΦΗΙ∃肺活量&∀0时瞬间流速%、Φ!&∃肺活量!&0时瞬间流速%、ϑΚ∃气道阻结果通讯作者Λ黄英ΜΧ.Ν(ΛΟΟΠΠΘΘΑΑΑΡ、ΝΣ.,∃·/Χ一、肺功能测定结果防治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显著,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防治组与对照组随访时肺功能检测值达预计值的百分率之间的比较显示Λ防治组肺功能大多数达预计值�∀0以上,故多数恢复正常,仅存轻度损害5例∗而对照组大多存在不同程度损害∃!�例,其中轻度损害�!例,中度损害例,重度损害+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扩Τ!&≅�&,,−∀≅/(%。二、临床随访防治组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减轻,部分患儿已不再发作,仍有轻发作的患儿多数仅需口服或吸人日Λ受体兴奋剂即可缓解,较少需要急诊静脉给药甚至住院治疗∗而对照组多数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程度较重,常需门诊急诊静脉给药,甚至住院治疗两组患儿在急性发作给药途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防治组与对照组在临床随访期间哮喘发作不同严重度比较见表!三、骨密度检测防治组&∀例中正常#&例,�常低限&例∗对照组+∀例中正常!例,正常低限#临床儿科杂志二Υ∀∀#年第!!卷第�!期��5表�治疗组患儿防治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行土、%≅≅≅≅≅≅臼≅≅≅≅≅≅≅≅≅≅ς≅≅≅≅≅≅≅≅≅≅≅≅≅≅≅≅≅≅≅口≅」妈�日防治前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