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板梁的质量要素与通病控制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先张法桥梁板生产过程中的一些质量要素与通病,以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关键词:配合比、混凝土、控制、裂缝、预拱度1引言先张法板梁用于大跨度桥梁施工有着许多其他结构无法比拟的优点:跨度大,造价低,施工方便,质量易于控制,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因此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政、桥梁工程的发展,它已被广泛采用。在板梁的生产过程中,对配合比的设计、钢绞线的张拉、混凝土的浇注、预拱度的控制等都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生产中施工人员由于对这些关键环节的不重视,从而引起一些质量通病。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板梁裂缝、板面厚度和尺寸偏差、预拱度过大是先张法板梁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通病,下面就对引起上述质量通病的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2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控制预应力板梁质量评定的依据是设计图纸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因此要按设计与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及各道工序。2.1混凝土强度控制先张法板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40-C50,合理的进行配合比设计和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二个重要因素。2.1.1配合比设计为了满足生产时场地的周转,先张法板梁混凝土配合比一般为早强型配合比,要求5-6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这就要求配合比设计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由水泥、砂、石、水这四种组份,矿物掺合料及混凝土外加剂是不可缺少的组份。混凝土配合比是生产合格混凝土的关键,应按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要以本期水泥检测结果和上一统计期内水泥的平均强度、标准差以及上一统计期内混凝土的平均强度、标准差为依据,坚持不经试拌确认的混凝土配合比不使用。2.1.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1)水泥,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小、和易性好为原则,水泥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厂家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进厂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并进行复查试验。(2)砂子,应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河砂,细度模数应控制在2.6~2.8之间,小于该值时,配制的1混凝土拌和物太黏稠,施工振捣困难,容易粘模,而且拆摸后,混凝土的表面观感差。大于该值,配制的混凝土保水性差,混凝土容易出现泌水离析现象,拆摸后,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影响观感质量。(3)石子,应采用质地坚硬,表面粗糙的石灰岩或花岗岩碎石。颗粒级配,可采用5~25连续级配,但不宜采用单粒级配,单粒级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容易发生离析。也可采用二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如5~31.5mm连续级配采用5~16和16~31.5mm二种规格的碎石进行掺配。(4)混合材料,混凝土的混合材料一般指矿渣、硅粉等。应对其流动度比、活性指数进行检验。预应力混凝土通常用矿粉作为矿物掺合料,它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水化热,而且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增加后期强度。(5)外加剂,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2.2裂缝的控制2.2.1裂缝的成因在板梁生产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通病,大部分裂缝是非荷载性裂缝,非荷载性裂缝中因混凝土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干缩)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些裂缝是充气胶囊放气和预应力放张时产生的。2.2.1(a)塑性收缩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小时左右,此时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混凝土失水收缩,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