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表课程名称美术设计者杨艳单位(学校)水冶镇洹滨初级中学授课班级九(3)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2.1—12.1—22.1—3掌握理解了解投影实物实物环境雕塑特点及分类环境雕塑功能环境雕塑设计BCHBFG放置地点不同分类作品风格不同分类作品材质不同分类依托于环境,为美化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连同环境、环境中的人及景物一起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特有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依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设计依雕塑本身的主题以及风格设计51015网络校园雕塑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板书设环境雕塑一、××××××二、××××××××三、××××××××环境雕塑特点分类××××××××××××××××××××××××环境雕塑功能××××××××××××××××××××××××环境雕塑设计1、××××××××2、××××××××××××××××章节名称§2.1环境雕塑学时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人民美术出版社》七-九本节(课)学习目标: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知识和能力:使学生了解雕塑艺术及其特点,提高对雕塑艺术的欣赏能力以及设计动手能力过程和方法:欣赏、讲授、分析、比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时代有关,表现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特殊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通过对环境雕塑的设计活动,更加珍惜自然环境,珍视美术文化。学生特征九年级学生对雕塑有一定的认识,对环境保护认识深刻,只是对设计作品有困难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2.1—12.1—22.1—3掌握理解了解环境雕塑特点及分类方法放置地点不同分为:城市广场雕塑商业区雕园林雕塑住宅区雕塑作品风格不同分为:写实雕塑抽象雕塑作品材料不同分为:汉白玉木质大理石花岗岩陶质金属环境雕塑功能依托于环境,为美化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连同环境、环境中的人及景物一起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特有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环境雕塑设计依人文环境以及自然环境设计依雕塑本身的主题以及风格设计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认识环境雕塑的基本特点欣赏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环境艺术发展的思考教学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通过多媒体演示比较作品区别计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学模式:探究模式教学过程结构:1、疑问式兴趣导入2、环境雕塑分类3、环境雕塑的功能4、环境雕塑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活动媒体的应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判断第2页结束开始引入课程环境雕塑播放两张雕塑幻灯片播放课件引导讨论分类总结环境雕塑的分类播放课件总结环境雕塑的功能形成性练习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练习题目内容2.1—12.1—22.1—3掌握理解了解1、什么是雕塑?你见过的雕塑作品最多的是在哪里?2、环境雕塑具体如何分类?1、不同的环境雕塑又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不同感受呢?2、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请为你居住的环境设计雕塑形成性评价1:同学们对环境雕塑的分类和功能认识分析得很好2: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启发引导,同学们的设计方案反应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3:本节课上增加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4::多数学生对本节课掌握较好,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学反思切合实际地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生方案的设计基本上能从美化环境上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