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的工作制的分类是对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它包括启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工作制分以下9类:S1连续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的运行时间足以达到热稳定。S2短时工作制:在恒定负载下按给定的时间运行,该时间不足以达到热稳定,随之即断能停转足够时间,使电机再度冷却到与冷却介质温度之差在2K以内。S3断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这种工作制中的每一周期的起动电流不致对温升产生显著影响。S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对温升有显著影响的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S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和一段断能停转时间。S6连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空载运行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S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起动时间、一段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快速电制动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S8包括变速变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按一系列相同的工作周期运行,每一周期包括一段在预定转速下恒定负载运行时间,和一段或几段在不同转速下的其它恒定负载的运行时间,但无断能停转时间。S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性变化工作制:负载和转速在允许的范围内变化的非周期工作制。这种工作制包括经常过载,其值可远远超过满载。电动机的选择包括选择电动机的种类、型式、额定电压、额定转速和额定功率,其中以额定功率的选择较为复杂。确定电动机的额定功率,要考虑三个方面,即电动机的发热、过载能力与起动能力,其中尤以发热问题最为重要。电动机运行时的损耗,转变为热能,使电动机各部分温度升高。电动机允许温度主要决定于电动机所用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根据耐热程度的不同,电动机常用绝缘材料分为五个等级。AEBFH105120℃130℃155℃180℃电动机的额定功率是指环境温度为标准值40℃时,电动机带额定负载长期连续工作,其稳定工作温度接近或等于绝缘材料允许的最高温度。研究电动机发热时,常用“温升”这一概念。所谓“温升”是电动机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周围环境温度的标准值定为40℃。校验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可按下式进行NTTkTmax式中Tmax—电动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负载转矩。如果过载校验不能通过,则另选过载能力较大的电动机或改选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以满足过载条件的要求。对于鼠笼式异步电动机,还应校验其起动能力,使满足ZNstTTK1.1如不满足,则应另选Tst较大的或功率较大的电动机。§9-1电动机的发热和冷却及电动机工作制的分类一.一.电动机的发热过程电动机运行时的发热情况较为复杂,为方便起见,假定电机为一均质等温固体,即假定电动机是一个表面均匀散热,内部没有温差的理想发热体。设电动机在恒定负载下长期连续工作,单位时间内由电动机损耗所产生的热量为φ,则在dt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φdt,其中一部分为电机所吸收(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部分散发于周围介质中,为此可得热平衡方程AdtCddt式中C—电动机的热容量,即使电动机温度升高1℃所需的热量;dτ—电动机在dt内温度升高的数值;A—电动机的散热系数,为电机与周围环境温度相差1℃时,单位时间向周围介质散发的热量。上式两边同时除以Adt,则得微分方程AdtdAC令TAC,WA,则上式变为WdtdT解此微分方程,则可得温升曲线方程式TtQTtWee)1(式中Q—发热过程的起始温升。若起动时电机处于冷态,0Q,则上式变为)1(TtWe由此上两式可以做出两条)(tf曲线,如图9-1所示。可见,温升是按指数规律上升的,最终趋于图9-1发热过程的温升曲线稳定温升W,这时电动机的发热量等于散热量。式中T称为发热时间常数,因为ACT,所以电动机的体积越大,C越大,T就越大,同时,散热系数A越大,则T越小。式中AW为稳定温升,与发热量,即与损耗,亦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