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1其次课时课时目标:第1页共221页1、讲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过程,能按课文内容天空。2、分角色朗读课文。3、学习“短、蹲、碧、肚、鼓”理解词义。教学过程:一、复习。1、抽生读生字卡片。2、按课文内容填空:小蝌蚪,大(),黑(),甩着长长的(),愉快地()。3、齐读第1自然段(贴出“长尾巴的蝌蚪”图)第2页共221页二、讲读其次段。1、自由读并思索:(1)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2)每一句讲什么?(3)这些句子的依次可以颠倒吗?2、探讨: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四|a小蝌蚪的形态有什么改变?(贴出后腿的蝌蚪图)句|b小蝌蚪望见谁在干什么?话|c小蝌蚪怎么说?|d“谁”怎么回答?3、指导朗读。第3页共221页(1)练读小蝌蚪的话,问“迎”上去是什么意思?(正面的,面对面的主动上去问。)小蝌蚪迎上去问:“……。。?”对比:小蝌蚪游上去问:“……。。?”(2)谁来读鲤鱼妈妈的话?从鲤鱼妈妈的话中小蝌蚪知道了自己妈妈的怎么样的?(四条腿、宽嘴巴。)(3)分角色朗读(鲤鱼:热忱;蝌蚪:急迫)(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第4页共221页三、小结学法。学习第2自然段时我们先找出这段有几句话,(板书:找找),再说说每句讲什么,(板书:说说)。最终有感情地读读。(板书:读读。)四、探讨学习第3自然段。1、按“找找——说说——读读”的学法,四人小组探讨学习第3段。2、引读,进一步理清层次。“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生读)第5页共221页“他们望见”——(生读)“小蝌蚪赶忙追上去叫”——(生读)“小乌龟笑着说”——(生读)3、练习,突破重点。口头填空:小蝌蚪游啊游,长出了()。他们望见()的乌龟在水里游,就把()当作自己的妈妈,乌龟告知小蝌蚪,他们的妈妈头顶上有(),披着(),捉起虫来()。结合填空师贴出“长着前腿的蝌蚪”图,理解“披着、顶呱呱。”第6页共221页4、指名分角色朗读。理解为什么用“追”“赶忙追”说明什么?五、讲读第4—5自然段。1、默读思索: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谁是小蝌蚪的妈妈?把有关青蛙样子的句子用“——”划下来。2、出示句子,朗读理解。(出示青蛙图)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碧绿的衣服,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正在捉小飞虫。(1)看图理解“蹲着、露着、鼓着”等词。第7页共221页学习生子“蹲”共几笔?书空右半部分。学习生子“鼓”共几笔?部首是什么?书空左半部分。(2)找一找写出青蛙颜色的词。(碧绿碧绿)、洁白的肚皮)学习生子“碧”,什么结构?第三笔是什么?学习生子“肚”怎么记?(3)朗读这段话。(4)你能看着图和板书向大家介绍青蛙吗?3、这是小蝌蚪外形上又有了什么改变?(贴出“尾巴变短的蝌蚪”图;“尾巴不见的青蛙”图)第8页共221页学习生子“短”怎么记?4、从哪个句子看出小蝌蚪已经变成小青蛙了?出示: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对比理解“蹬、跳、蹦”)5、朗读第4、5自然段。六、巩固总结。(1)看着黑板上的五张青蛙生长改变的图片,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完成《课堂作业》(2)指导书写“蹲”“鼓”“碧”第9页共221页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总结课文,巩固青蛙生长过程中几个不同阶段的形体改变。2、会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最终两个自然段。3、知道青蛙是捉虫的能手,懂得应当爱护青蛙。4、会看单幅图在问题的提示下写几句话。教学过程:一、再学全文,借助图片,理清过程。1、出示课文的四幅图,视察图片,指名说说图的内容。第10页共221页2、默读全文,用“———”划出表示小蝌蚪生长的句子。出示:(1)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2)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又长出了两条前腿。(3)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4)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