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大道之行也年级八年级执教授课时间自主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合作学习目标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合作探究目标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人类造福,做一个真正的社会人合作重点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合作难点1、联系《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与文中“大同”社会相比,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不是大同社会”这个问题。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创境引入(齐背《桃花源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盼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没有权、利的纷争,没有名誉的搏斗,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各尽其责,在这样的社会里生活是快乐的,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个人人幸福快乐,个个相处融洽的理想社会。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时代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展标导学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速读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3、背诵并默写全文。学习内容1自主合作了解文章出处及写作背景查找资料互动交流文章出处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写作背景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适时批注学习内容2自主合作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词句,翻译课文。读、疏通互动交流指导交流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选贤与能(jǔ)矜寡孤独(guān)男有分(fèn)2、通假字。选贤与能:“与”通“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不独亲其亲:①亲:以……为亲,意动用法;②亲:亲人。不独子其子:①子:以……为子,意动用法;②子:孩子,儿女;成语:鳏寡孤独、夜不闭户学习内容3自主合作1、“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2.那么文章中从那几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呢?合作、批注互动交流引导交流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2、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学习内容41、文中的“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几个名人的事例。合作、交流互动交流1、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交流爱。巩固达标写一段文字,描述你想像中的未来社会。写作课堂小结“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聆听、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