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把握“糍粑、阴霾”等词的读音,理解“怡然自得、睡眼惺忪”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魏明伦及《变脸》的剧情。3.了解川剧的一般特点。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经历,感受他们身上所闪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教学重点】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文献法2.演读法3.讨论法4.美点寻踪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电影《变脸》片断。芦花丛中,渔夫唱晚。一个身怀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与他新买来的“孙儿”拉开家常,其乐融融。老人不禁为自己的变脸艺术终于有了传人而怡然自得。然而,他的愿望却落了空……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变脸》等。2、关于《变脸》《变脸》是作者1997年创作的。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三、整体感知1、注音糍粑(cībā)打鼾(hān)阴霾(mài)鹭鸶(lùsī)怡然自得(yí)睡眼惺忪(xīngsōng)2、词语解释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而显得混浊。盘缠:路费打牙祭:吃久未曾吃的丰盛的饭菜怡然自得: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蹑手蹑脚:轻手轻脚。3、主要内容介绍川剧剧本《变脸》是作者于1997年,根据他先前创作的同名电影文学剧本改编而成的。全剧共六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场。故事的时代背景是我国上世纪20年代,人物活动的地点是当时的川江沿岸一带。剧本写的是:流浪女孩狗娃被人贩子装扮成男孩,被身怀“变脸”绝技、孤身闯荡江湖的老艺人水上漂买下,收为自己的孙子,二人之间,就此发生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命运纠葛。四、问题研究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收留的事情。2、如何看待水上漂和狗娃的冲突?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狗娃的处境,则表现她作为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于命运的抗争。二人的冲突,固然有性格的因素,而更多的是两个人命运的冲突。3、怎样看待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剧中描写水上漂这一人物形象,相当突出地表现了他重男轻女的思想。他因婆娘嫌他穷而离开了他,“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并愤恨不已地说:“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他对狗娃坦诚直言:“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烟,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并坚持“家传绝技,独孤一枝”,“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他得知狗娃是女孩,“气得双手颤抖”,极为震惊、愤怒、痛苦、绝望,顿时改变了对狗娃的态度,明明白白地告诉狗娃:“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格老子要宝不要草”;他决定丢开狗娃,是因为“养儿方能续后代,/女生外向招祸灾”,“重男轻女自古来”。所有这些,都表现了水上漂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但是,我们不能对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只是加以简单的否定。水上漂所表现的重男轻女的思想,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偏见,而是有其现实的基础,并作为一种世俗思想,有其深刻的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的根源。水上漂收狗娃为孙子,主要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生存需求,他需要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