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2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2
蜡烛学科语文教学内容年级执教授课时间自主学习目标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合作学习目标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合作探究目标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合作重点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合作难点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创境引入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展标导学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朗读课文,积累重点字词;3、了解文体,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学习内容1自主合作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分组合作收集、整理互动交流倾听、补充交流巩固达标屏显相关资料速读学习内容2自主合作朗读全文,积累字词组内完成互动交流屏显字词学生识记学习内容3自主合作速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读互动交流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学习内容4自主合作组内完成:找出文章记叙的六要素速读、标记互动交流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巩固达标说说你朗读全文的感受说课堂小结归纳拓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蜡烛》(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