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0课散沙一盘酿苦果——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法西斯的对外侵略扩张、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法案”、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等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世界上各种政治力量的相互内耗,未能形成对抗法西斯国家的合力,才使得二战全面爆发的。通过学习上述知识的历史背景及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防患于未然似乎更为重要。如果世界各国能通力合作,法西斯势力就不会在全世界兴风作浪,挑起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战争,从而明了为了和平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教学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教学难点】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案”【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真可谓是一个风云变幻危机四伏的世界。当时在国际关系方面,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可以说是矛盾重重,错综复杂,基本矛盾有社会主义国家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和封锁;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在巴黎和会上的争斗、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争夺、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巴黎和会上对战败国领土、殖民地的宰割以及索取赔款;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宗主国之间的矛盾,如中国为反对巴黎和会决定爆发了五四运动;30年代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的矛盾,如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反法西斯的武装斗争等。在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不同时期其主要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战后初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它们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分割世界,竭力争夺利益并削弱对方。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争斗,列强达成妥协,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0年代,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演变成反法西斯力量与法西斯势力之间的矛盾。由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到处侵略扩张,遭到世界人民反对,也加深了它们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而且英法美用绥靖政策来缓和这一矛盾的企图破产。这一矛盾的发展,导致了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在这个过程中,法西斯力量显得十分强大,因为他们报成了团。而反法西斯力量则相当软弱,因为各国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而且本应起主导作用的西方大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对法西斯百般纵容。正是由于反法西斯阵营呈现一盘散沙状,才使得法西斯势力欲壑难填步步紧逼,最终悍然把战火烧向了整个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提出问题)1.在法西斯到处侵略扩张的过程中,德意日三国既单打独斗,又相互勾结。那么——(1)意大利是如何单独行动的?(2)日本是如何单独行动的?(3)德国是如何单独行动的?(4)德意两国是如何联合行动的?(5)德意日三国是如何勾结的?用心爱心专心12.面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反应并不一样。其中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坚决抵抗——(1)说出这些坚决抵抗的国家的名字。(2)这些国家抗击侵略的结果如何?(3)这些国家既然坚决抵抗了侵略,为何未能阻止二战的全面爆发?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全面爆发,美苏英法等世界大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1)美国的哪些行为有利于法西斯的侵略扩张?(2)英法的哪些行为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3)苏联的哪些行为也起到了相当恶劣的作用?(学生活动)分别由同学上黑板解答上述问题,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1.(1)意大利是如何单独行动的?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不宣而战,对没有设防的城市、乡村、医院狂轰滥炸;公然践踏国际公约,施放大量毒气,于1936年5月,占领亚的斯亚贝巴,吞并了埃塞俄比亚。(2)日本是如何单独行动的?1937年7月7日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德国是如何单独行动的?1938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