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掌握文章的重点实词。课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主备人: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让学生初步感受山川之美。二、导语设计感受录像内容,能够谈自己的感受,为学习课文做好内容、情感铺垫。(3)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四、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介绍)四、文体介绍: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五、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学生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之后点评。2、教师提示朗读节奏: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学生再读课文,师生点评。4、重点实词提示(1)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理解词句。[(2)结合图片学生谈对文句的理解。五、拓展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记承天寺夜游相关知识链接1.导入新课:2.请同学们来介绍作者苏轼。3.老师介绍写作背景。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学生译读课文。6.翻译写景部分。7.通译全文。8.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来读,谈谈朗读感受。(指导朗读)9.分析文章结尾处的“闲人”二字的含义。学生填写教师填写知识点概括二次备课改进措施错题原因及纠错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