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案章、节第4单元课时第1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结构。3、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情境导入: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2+1=?3+4=?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2(月)+1(月)=1(季度)3(天)+4(天)=1(周)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教师评价归纳:面对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二、整体感知:1、看书中的问题,并得出结论。2、我们能不能引用一首诗歌来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请同学们思考?三、新课讲授:1、默读课文,表上序号,思考:⑴、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⑵、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⑶、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⑷、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2、同桌交流思考答案。3、正音:明确下列汉字的读音:蒂、孜、汲、锲4、班级交流讨论结果: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⑵、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⑶、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⑷、任何人都具备创造性思维,但也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5、请同学寻找历史上古今中外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6、思考: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7、一位老师带着他的学生去郊游,当他们看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时,老师就问学生如何锄掉这些杂草?明确:火烧、用食草的动物吃掉、开垦种庄稼等。引申:灵魂中的杂草如何去锄掉?明确:用知识去锄掉、用美德去占有。【课堂小结】:读完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授课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