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12种题型及解题方法1.炼字品析题解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例: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问:说说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有何妙处。【答案】"笼"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渲染了一种迷蒙、冷寂的氛围。2.内容理解题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内容理解,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例: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问:这首诗第三句中“风吹雨”一语,有哪两层意思?【答案】"风吹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又喻指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境地。3.描绘画面题解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针对景物句,先读懂诗句,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例: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问:试描述“水面初平云脚低”的景象。【答案】初春的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层低垂,看上去如同湖面连成一片,构成了一幅湖天交接的画面。4.情感体味题解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解答这类题目,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例:秋词(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问:分析诗歌抒发的感情。【答案】赞秋,洋溢着一种激越向上的豪迈之情。5.主旨领悟题解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怀古诗,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咏物诗,咏物是为了抒情、言志。例: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问: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蕴涵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案】只有经常和某种事物接触,最熟悉它,才能最敏锐地发现它的任何细微的变化。6.形象感知题解指对诗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