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月诗两首》《杜甫与李白》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月诗两首》《杜甫与李白》《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生字省亲xǐnɡ并辔而行pèi曜yào邕yōng谪仙zhé廛市chán道篆lù唯唯诺诺wěi哂然shěn盎然àng复兴xīng传诵sòng2.词语芦管:笛子。涧:两山间的水沟。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空:空寂、空空荡荡。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省亲:回家乡或到远处看望父母。沉郁顿挫:是对杜甫诗歌风格的概括,意为感情悲慨壮大深厚及其表达的波澜起伏、反复低回。并辔而行:比喻齐头并进。辔,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英风爽爽:英俊的姿态豪迈而矫健。丈夫:这里是成年男子的意思。曜:日光。道貌盎然:形容神态庄严。现多作“道貌岸然”,多为贬义。谪仙:谪降人世的神仙,古代称誉才学优异的人。度世:脱离现实世界。苦无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杜甫第一首《赠李白》诗中的句子,“无”本作”乏”,意思是想到山林中炼丹,但苦于缺乏资财。大药,金丹。廛市:这里指城市建筑。廛,古代指一户平民所占有的房地。道篆:道士所画的一种图形或线条,声称能驱使鬼神,给人带来祸福。哂然:笑貌。神采飞扬:形容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近义词】:栉风沐雨、餐风宿露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近义词】:重整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反义词】:风流云散、一去不返、过眼烟云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近义词】: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反义词】:黯然销魂、五内俱焚.生生不已:生生: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已:没有终止。不断地生长、繁殖。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浓厚的样子。3.作者李益(公元748-829年),字君虞,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多次从军边塞出任幕僚。中晚唐的重要诗人,尤以七言绝句和边塞诗著称。有《李君虞诗集》。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世称“诗佛”。他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王维一生诗作颇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诗常在清灵之中透出几分禅意。苏轼就曾这样说过:“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闻一多(1899-1946),原名亦多,族名家骅,湖北浠水县人,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学生运动。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1937年,抗战开始,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3年,因不满蒋介石反动独裁统治,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胡晓明,1955年8月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等。本文是胡晓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2004年9月5日)。原题《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二)阅读能力目标1.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2.能简单地归纳诗歌中心思想。(三)写作能力目标体会不同诗歌的语言特色。(四)思想教育理解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感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三.教师建议《月诗两首》《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全诗来看,前两句写的是色,第三句写的是声;末句抒心中所感,写的是情。前三句都是为末句直接抒情作烘托、铺垫。开头由视觉形象引动绵绵乡情,进而由听觉形象把乡思的暗流引向滔滔的感情的洪波。《鸟鸣涧》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杜甫与李白》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生活的时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时期。坎坷的生涯和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唐诗充满了豪迈的精神,有一股磅礴的气势和力量,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