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碑》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课文讲的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红军队伍在山西吕梁山脉云中山冰天雪地里行进,为后继部队开辟了一条通路。当时供应非常困难,军需处长把棉衣发给了战士们,自己只穿着单薄破旧的衣服,在过云中山时被冻死了。课文赞扬了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学情分析:教学时要抓住军需处长被冻死这一情节作重点分析,体会军需处长为了他人、为了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的革命精神,还要抓住将军神态的几次变化(吃惊、激动、难过、内疚、自豪等表情),体会军需处长高尚品德的感人。另外要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语言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正确含义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情景,配乐《长征组歌》)师用低沉的声音描述: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多少英雄儿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今天,我们将把纷飞的思绪再一次拉回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岁月,去聆听发生在红军行军途中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2.板书碑(注意碑字的写法)师:同学们见过碑吗?在哪里见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板书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师手势示意生齐读课题——“丰碑”)师:什么是“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功绩]3.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吗?[板书:军需处长]你从课文中哪一句话看出来军需处长就是丰碑呢?请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4.出示中心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师:谁能围绕这句话提出问题?(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把军需处长比作丰碑,两者之间必定有什么相似之处。(形似,神似,不要求马上回答)让我们先来看看直接描写军需处长外貌神态的段落吧。二、研读课文,感悟真情(一)研读第1、2、7自然段,感悟军需处长的形象和精神。1、.快速浏览课文,请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军需处长的段落。2、ppt,自由读第7自然段:①从军需处长的外貌、神态、衣着等描写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里?为什么?外貌:一尊塑像(已经冻僵了,一动不动)神态:镇定安详(镇定、安详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老战士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老战士牺牲时为什么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衣着:单薄破旧(这么冷的天,军需处长为啥不穿棉衣?当军需处长没有棉衣穿的时候,难道他不冷吗?不知道这样冷的天如果不穿棉衣会被冻死的吗?)②插入联系第1-2自然段:部队面临怎样的困难?天冷装备很差缺衣少食敌人的突然袭击等想象说话:作为军需处长,就是办理军队所需给养的负责人,他是怎么尽心尽责解决部队给养的?“军需处长牺牲前,坐在那光秃秃的树干下可能想些什么呢?”同时教师在屏幕上显示了军需处长在风雪弥漫的天气里坐在树下借火吸烟的图画。学生一边看着屏幕上的图画,一边展开了想象的翅膀:a“军需处长看着红军战士穿着棉衣,大踏步地从他面前走过,感到十分欣慰,他想,我完成了上级交给我的任务!”b“军需处长可能会对战士们说,加油啊!翻过云中山就是胜利!我吸口烟,歇一会儿,马上赶上你们!”c“军需处长可能想,只要战士们有棉衣穿,不挨冻,我就是冻死了也心甘!”d“军需处长可能想,我牺牲了不要紧,有这么多年轻的红军战士继续革命,长征一定会胜利,革命一定能成功!”引导学生概括:军需处长牺牲前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念对自己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感到十分快乐,充分表现了他忠于职守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轻声读第7小节,从军需处长的姿势、神态、衣着,说说老战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明中心“不怕牺牲,舍己为人”体会他的忠于职守,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的高尚品质。3、你对这段内容有哪些不明白?4、指导朗读、师生评议。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这一段?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