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VIP免费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1/4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2/4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3/4
4外国诗两首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2、写景诗的特点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课时安排:一教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朗读这首诗。正音。2、学生简介作者,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时代背景。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二、交流探究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1、读熟诗歌,全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感情?2、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小组交流后,提出疑问。(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盛夏——蝈蝈的乐音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严冬——蛐蛐的歌儿3、用“我感受到了”“我发现了”“我不理解”“我欣赏”交流和质疑。三、精导精讲1、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提示: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2、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提示: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3、小结: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四、运用提升1、完成课后练习一。(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2、背诵全诗。第二首:《夜》一、预习导学1、学生简介作者。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2、朗读全诗。二、交流探究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然后归纳这首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再与同桌交流。并提出疑问。2、师小结并板书。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以动写静)静谧、美丽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三、精导精讲1、这首诗传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提示: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一种怎样的意境?提示:静谧、美丽四、能力提升1、结合课后练习二训练:2、用自己的话,描绘所写的夜景3、完成小诗:《草》五、教学反思诗歌通过联想将两个画面叠印在了一起,诗人只选取两种景物来写,但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大自然的歌手还有很多,大地歌声不断,以少胜多。通过引发读者的想象,丰富诗歌的内涵。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生机勃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虽然描绘景物不同,但诗歌的情感前后一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积极参与了诗歌的感悟,意外地发现,学生头脑里面有教师所想象不到的潜能和想法,有时他们能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实现师生“双主互动共同发展”是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围绕教师设计的“我感受到”“我发现了”“我不理解”“我欣赏”等几个环节,很好地掌握了第一首诗的学习要点。教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南省益阳市六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