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VIP免费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1/3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2/3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3/3
陋室铭学科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年级执教授课时间自主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2、弄清每一句话的意思3、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合作学习目标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合作探究目标1、《陋室铭》中引用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有何用意2、《爱莲说》中引用菊,牡丹等花有何用意。合作重点1、体会《爱莲说》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2、体会《陋室铭》借助描写陋室抒发感情的写法,了解铭文的特点。理解作品中表达的一种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3、了解铭文的特点合作难点1、体会两篇短文所寄寓的作者情趣;2、理解《爱莲说》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活动引入课题创境引入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看资料简介展标导学1、能准确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2、能正确掌握托物言志的写法;3、能明确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学习内容1自主合作1、了解作者2、了解铭这种文体: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3、熟悉生字读音,揣摩停顿、语速、语调,感知文章内容互动交流1、这篇铭文不仅押韵而且运用了许多对偶句,请找出韵脚和对偶句2、相互口头翻译全文学生互动交流学习内容2自主合作1、这里诗人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具体比什么?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3、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细读课文,理解课文互动交流1、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2、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3、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请举例。1、运用类比,以“庐”、“亭”比“陋室”,以“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2、孔子这句话是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话很坦率,而刘禹锡只引后一句,那是因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却正在前一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自己就是和孔子一类的君子,这样更突出了作者高洁伟岸、不随世俗的志趣和抱负。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结尾引经据典,力发千钧,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3、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课堂小结何谓“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回忆我们曾经学过的托物言志的课文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归纳拓展小组交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2课 短文两篇《陋室铭》教案 新人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