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章末整合专题等温线图、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一)等温线的判读和应用1.等温线的概念地图上气温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称为等温线,它反映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情况。2.等温线的特点(1)等值性: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值相等。(2)等差性:相邻两条等温线间的温差相等或为0。3.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图(注:m,n为纬度,m>n,t1>t2>t3>t4)。4.等温线图的应用(1)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最冷月15℃和0℃等温线分别是热带与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2)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南半球,向南增大的为北半球。(3)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7月,如图中的乙图;反之是1月,如图中的甲图。(4)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等温线密集的地区温差大。(5)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的为盆地,里小外大的为山地。下图中,甲图为盆地,乙图为山地。如图丙:若甲处等温线取小值,则甲为山地;若甲处等温线取大值,则甲为盆地,即“取大则大,取小则小”。(6)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①某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如甲图)②某地区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如乙图)③某地区等温线与山脉走向大致平行,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山脉(地形)。(如丙图)[例1]读“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C.②处等温线向南突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巴西暖流的影响(二)等压面图、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下垫面的冷热(1)据等压面的分布,如图所示,同一高度面上a处等压面向上凸出,说明该处气压较高,而处于同一高度的b气压较低,因为a>c,c=d,d>b,所以a>b。(2)根据高空气压状况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的特点,可以确定近地面A处气压较低(这里必须特别注意,A处气压低不是与其高空的a处相比,而是与近地面的B相比而言的,对A处来说,其气压远远大于高空的a处),B处气压较高。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出地面的冷热。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2.根据等压面的凸凹判断气压高低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组成的面。它反映气压的空间分布状况。等压面向上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向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可概括为上凸高压,下凹低压),因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类型相反,故同一地区近地面与高空的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随高度增加气压下降),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如下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④,气压最低的是⑤,相等的是①②③。[例2]下图中的L线示意某月海平面等压线,M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2)题。(1)此时M地盛行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2)M、N、P、Q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A.M地B.N地C.P地D.Q地答案专题探究区[例1]D[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等温线弯曲部分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分析变化的原因。为了直观地分析等温线弯曲部分温度的变化规律,可在等温线弯曲的部分作一东西向的辅助线,在辅助线上取4个点(如图)。首先比较a和b:a点位于20℃和24℃之间,b点位于20℃和16℃之间,a点的温度大于b点。a点位于陆地,b点位于海洋,因此可推断: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应为该地的夏季。本图为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