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二十中《诗词曲五首》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诗词曲五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重点背诵五首诗词曲,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教学方法阅读探究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设计古诗词五首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引入由千古唐诗引入二、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2、自由朗读,直至背诵3、请同学自由发言,谈谈读后感受。4、提供背景及相关材料,重新研读诗歌。5、师生品读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此句蕴含生活哲理,喻新生事物不可抗拒。6、自由有感情品读这首诗。三、品读诗歌《赤壁》。1、指名朗读《赤壁》2、同学根据所查资料介绍杜牧3、思考探究:(1)、《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参考: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背诵几首唐诗读古诗,直至背诵分析这两句古诗的含义学生朗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以下内容背诵这首古诗认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2)、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4、齐读背诵这首诗。5、研读《题乌江亭》,辅佐加深对《赤壁》的理解。四、背诵前两首诗,当堂默写。五、布置作业1、预习下面的诗词曲,并搜寻资料,准备鉴赏。2、继续熟背诗歌。第二课时一、检查背诵二、品读诗歌《过零丁洋》。1、集体朗读《过零丁洋》。2、介绍赏析诗歌的注意点第一通语言,明意象。1、注意动词、形容词、叠音词、象声词等;2、注意语序;3、语言特点。主要有:清新,即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平淡,即不加修饰,平白易懂;绚丽,即词藻富丽、有文采;明快,即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含蓄,即不直接叙述,而曲折倾诉,言此而意彼;简洁,即干净利落,言简意赅。4、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体。我们从景物的特征入手,根据景物的组合整体感悟诗人的情感。明确特殊意象的含义,如梅、竹、菊、柳、品读本诗小组合作,探究以下内容再次品读该诗,体会诗歌的内涵蓬、鸟、子规、月、雨、流水等。第二悟情感,析主旨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及诗人的身世来理解主旨2、主旨有爱国忧民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身世类:诗人总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但是诗人们的清高、自负又常常使诗人四处碰壁、遭人排挤,远大理想总是不能实现,所以抒发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诗作在古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特点大多是忧郁、悲愤。羁旅思乡、贬谪愁思等也属此类。爱情类:歌颂爱情的美好;反对封建礼教对青年男女压迫;征人思归、思妇念夫。闲适类:隐逸生活的闲适;寄情山水的情趣,以山川田园的美好来反衬官场的黑暗、社会的腐败。友情类: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友人之间的友谊。其他类:叹光阴易逝、感物是人非、蕴含哲理等。第三看风格,辨手法1、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