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空间结构【学习目标】1.了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知道各功能区分布特点。2.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3.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城市功能区自学质疑:1.形成:城市各项经济活动发生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上高度集聚,形成城市功能区。2.构成:(1)住宅区:城市的功能区,城市中的土地利用方式。(2)工业区a.形成:工业企业在城市地域集聚可获得效益和效益。b.区位:一般分布在城市,并沿主要分布。(3)商业区a.组成:由和各种商场组成。b.形状:大多呈状或状。c.区位:分布在交通便捷的和两侧,是城市的区。3.特点:城市功能区之间并,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很多大城市还有、文教区和风景区等。合作探究:为什么工业区要布局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有污染的工业的布局,还要注意哪些方面?知识点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1.历史因素(1)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2)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过程,并非一成不变。2.经济因素(1)地租水平:距离的远近和是影响地租水平的两大因素。(2)付租能力: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某一特定价格的土地,只有的功能活动才能租用。商业、工业和住宅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3)对各功能区的影响: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和地租次高地区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两侧形成;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3.社会因素:、收入水平、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往往影响人们对住宅的选择。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住宅区和住宅区的出现,并且在区位上出现发展的趋势。4.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合作探究:城市中心只对商业有吸引力,而对住宅、工业是没有吸引力的。这种说法对么?说明理由。知识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1.常规模式模式相同点不同点同心圆城市中心均为;高、中、低级住宅区出现分化,且发展各功能区呈状分布,自核心向外产生个同心圆层扇形各功能区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多核心城市围绕不同发展,形成模式2.未来“田园城市”:以人为本,兼有城市和优点的理想模式。知识点三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城市建筑景观举例: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很少见高大楼群集聚的情况。2、影响城市建筑格局举例:杭州受我国古代思想的影响,成为一座将城市有组织的融入自然环境中的“山水城市”。我国历史悠久的政治中心——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用以显示。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城市布局以国会大厦为轴心,体现了资本主义所标榜的精神。合作探究:围墙是中国建筑的主要景观,而美国街头,除特殊的建筑,往往没有围墙。这体现出中美文化存在怎样的差异?当堂检测: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1.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a>b>cB.acD.a>b=c2.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3.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B.收入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C.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D.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