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19)【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1.区域的含义2.区域的发展阶段3.区域发展差异【重点知识再现】(8分钟)1.区域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区域的基本含义主要特征有一定的界线内部相似与连续性,之间有明显差异性有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间是相互联系空间结构影响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差异演化含义产业结构区域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区域总体发展趋势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差异比较方法自然: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社会经济: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东、中、西划分差异南方与北方划分差异西部大开发目的范围优势与劣势意义2.区域一般性特征:区域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区;3.区域空间结构:按照经济发展分为区域核心(呈点状)、网络系统(呈线状或呈网状),外围空间(呈面状)。4.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及产业内部构成。二、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三、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一般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来分析,而社会经济可以从前面区域的空间结构(城市和工业、网络系统)、产业结构来分析。2.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方面,与中西部相比,东部地区工业化起步早、水平高,城市化水平、实力、数量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东部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产业结构以二、三业为主,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具有东轻西重、南轻北重的特点。3.南北方的差异表现在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的差异,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而北方地区则主要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半湿润气候。北方的煤炭、铁矿、油气及森林资源有明显的优势,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水资源短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等问题。同时面临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南方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能资源等很丰富,限制性因素主要是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地形破碎等。主要问题是人地关系紧张。【典型错题重演】(5分钟)1.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网络系统就是指区域的各种交通运输线组成的网络状分布体系B.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是指区域核心以外的其他空间范围C.区域空间结构的外围空间的发展水平受区域核心的制约,受网络系统的影响不大D.区域的空间结构往往有固定的模式和范围,不随经济的发展而变化2.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A.区域核心B.网络系统C.外围空间D.人口状况3.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的转移趋势大致是()A.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B.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转移C.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转移D.第二、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4.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①产业结构的差异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④对外开放程度的差异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5.关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B.拥有较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水平高C.对外开放程度高,外资企业比重大D.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经济相对发达6.就工业结构来说,我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A.“南重北轻,东轻西重”B.“南轻北重,东轻西重”C.“南重北轻,东重西轻”D.“南轻北重,东重西轻”7.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形成顺序是()A.沿海—一沿江—一沿边—一沿陇海—一兰新线B.沿江一沿海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C.沿海—一沿江—一沿陇海—一兰新线—一沿边D.沿海一沿边一沿江一沿陇海—,兰新线【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1.B区域空间按经济发展来看由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组成2.D3.A4.A5.D东部地带位于河流下游落差小,水力资源缺乏6.B7.C【自主检测】(23分钟)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地理位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