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案(第1课时)教学内容年级学科九年级教学课时共3课时第1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教学难点掌握重点词语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二、教师范读全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三、解题。1什么叫“表”?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2诸葛亮是什么心情下写《出师表》的?四、分析结构,归纳段落。关于本文的结构,第一部分(1—5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第三部分(8、9段),明确各方面的责任,向后主提出恳切的期望,总结全文。五、讲读第1段。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第1段。教师补充注释。2学生讲述大意。3讨论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为什么说“益州疲弊”?明确:说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一隅,处于不利地位。所以说“益州疲弊”。(2)诸葛亮为什么向后主提出“开张圣听”?4分析本段的层次5,背诵课文6.完成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