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地域联系一、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式主要特点铁路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连续性好缺点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优点机动灵活、周转快、适应性强缺点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优点运量大、投资少、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航空优点速度快、效率高缺点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资大管道优点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缺点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2.通信(1)邮政通信:利用各种交通工具,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2)电信通信:利用电磁系统,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3.商业贸易(1)商业(2)国际贸易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1)城市区位: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2)城市形态:沿河流呈带状发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3)航运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3.城市综合交通的发展使城市形态由集中式的团块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由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1)布局:自古以来,以城市为代表的商业点大都建设在主要交通线上。时代城市布局帆船、马车运输城市出现在江河、大道的汇合处公路、铁路运输城市主要建在铁路、公路沿线,大城市往往布局在交通枢纽处(2)原因: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商品流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既有可能集散大量商品,也能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集中的场所,从而发展成为商业中心。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1)发展趋势:传统中心商业区出现衰落,发达国家的大型商场多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条件优越的地方。(2)原因:①私人小汽车的普及,使距离已不再是决定顾客商业行为的主要因素,道路通行能力成为影响购物的重要条件。②城市中心商业区建筑密集、道路狭窄、汽车通行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驾车购物极不方便。③城市商业区用地紧张,缺少必要的停车场;城郊具备商业用地充足的条件。④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客观上要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商业中心,交通运输布局是前提条件。【点】合理选择运输方式要考虑:①运送什么?②运到哪里?③数量多少?④运费多少?⑤需要多久?⑥货物性质怎样?⑦线路可行吗?【联1】聚落空间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及交通运输条件、城市规划等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而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兴衰影响也越来越深刻因此,交通运输条件对聚落的影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城市新建一条交通干线,城市就会以此为主要发展轴向外扩展,从而影响城市形态;而一条交通干线的衰落也会导致其附近聚落发展缓慢,从而走向衰落。【注】(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地形、河流、政策、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并非一个因素决定的。(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是随时间而变化的,历史上以水运为主,近代表现为以公路、铁路为主,而现代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又赋予城市形态更多、更灵活的变化。【联2】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及成因区域山区平原网点密度小大成因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难平原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区际商品流通便利、居民点多→商店众多,尤其是道路以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难以伸展交叉路口和居民点较集中的地区商店密度更大【联3】1.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这个商业中心的服务区。(2)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2.交通运输是影响商业中心形成的重要区位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商业网点布局按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线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而按市场最优原则多建立于城市中心以接近最大消费人群。考点一交通运输方式的评价及合理选择(对应学生用书P2)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输方式特点运量运价运速灵活性连续性成本水路大↓小低↓高慢差差低铁路较快差好投资大、占地广公路较慢好好短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