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原电池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了解几种重要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知识梳理:一:原电池原理: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是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是正极。注意:如Mg、Al与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Fe、Cu与浓硝酸形成原电池。都是相对不活泼金属作负极。(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流向的极为负极。(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4.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1)、写出总化学反应方程式(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根据总反应方程式从电子得失(或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将总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3)、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注意介质可能参与反应;(4)、验证;两电极反应式相加所得式子和原化学方程式相同,则书写正确。以下面两个原电池为例,标明电子和离子的移动方向并书写电极反应。5、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1)负极为___的金属(即化合价__的物质);(2)正极为_______的金属或___;(3)电解质溶液含有________离子(即化合价____的物质)。试将2Fe3++Fe=3Fe2+设计成原电池装置。二、化学电源:1、干电池(锌锰电池)负极:________________;正极(石墨):2NH4++2e-====2NH3+H2OH2+2MnO2====Mn2O3+H2O4NH3+Zn2+====[Zn(NH3)4]2+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2.充电电池(1)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放电时电极反应:负极:Pb+SO42--2e-=PbSO4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总反应:2H2+O2=2H2O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负极:__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____;典型例题例1、银器皿日久表面逐渐变黑色,这是由于生成硫代银,有人设计用原电池原理加以除去,其处理方法为:将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放入一铝制容器中,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色会褪去而银不会损失。试回答:在此原电池反应中,负极发生的反应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反应过程中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原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答案:Al-2e-=Al3+Ag2S+2e-=2Ag+S2-3Ag2S+2Al+6H2O=6Ag+2Al(OH)3↓+3H2S↑反馈练习: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H2和O2分别通入电池,穿过浸入20%~40%的KOH溶液的多孔碳电极,其电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和1/2O2+H2O+2e-=2O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通H2的一极是正极,通O2的一极是负极B、通O2的一极是正极,通H2的一极是负极C、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pH增大D、工作时负极区附近pH减小2、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轻、容量大而受到重视。目前已经制成多种功能的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若该电池提供0.5C电量,则消耗正极材料的质量约为(其他损耗忽略不计)()A、3.5gB、7gC、4.52×10-4gD、43.5g3、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Ag2O+Zn+H2O在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A、AgB、Zn(OH)2C、Ag2OD、Zn4、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