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案(8)【主干知识回顾】(4分钟)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重点知识再现】(6分钟)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按性质可分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2)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如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减少和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3)环境污染:人们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如各种污染。2.人地关系思想演变渔猎文明(依赖、恐惧)→农业文明(改造)→工业文明(征服)→环境文明(谋求人地协调)。3.可持续发展内涵(1)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享受权利,体现公平,包括人,生物及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共同性(履行义务、行动或责任,一个地方的环境问题可能蔓延到全球,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来做好),持续性(使用资源,资源或环境的永续利用)4.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控制人口规模是根本措施,转变发展模式是必须措施,资源可持续发展是保证,协调好各种关系,要从我做起。【典型错题重演】(8分钟)1.为防止右图现象的发生,人类应采取的措施有()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概念分类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面临主要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内涵原则观念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资源持续发展协调关系从我做起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③大力植树造林④停止一切小汽车的生产A.①③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采猎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②农业革命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③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我国的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②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城市蔓延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④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但生态破坏的范围不断扩大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4.下图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判断是A.B曲线表示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B.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加的变化趋势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中叶有好转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5.读《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山区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机制图》,回答:(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C.农林牧综合治理D.水土流失严重E.水土流失减轻F.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形成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3)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和变革的进程中,面临的困境有: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减少,_____紧张,_________的承受力接近极限,环境污染和_______恶化日益加重。【错题重练答案】(2分钟)1.C从图中看主要水平面上升引起的,主要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2.C工业文明人地矛盾尖锐对立3.B我国城市是环境污染,农村是生态破坏4.A人口到21世纪中期由于受资源减少环境承载力影响会下降5.(1)从左向右,由上到下依次是D、A、F、B、C、G、E(2)农、林、牧综合治理(3)人地关系环境生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恶化造成问题的原理掌握情况。在这一问题中主要是人口过多,造成贫困进而为单纯追求粮食生产造成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林牧综合治理才能解决。【自主检测】(22分钟)1.当前世界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B.自然灾害加剧C.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