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时1教学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和改进、华佗和张仲景的成就,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史做出哪些贡献?"培养学生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秦汉时期文化的繁荣昌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非凡的创造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2)地动仪2、难点:涉及到科技名词和物理学原理,而初一学生没有学习物理,对于利用物体惯性来对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难以理解,因此是本课的难点。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学习方法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知识、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分析,本课采用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的综合课型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活动将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生通过确定研究目标,亲自动手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适当给予点拨。板书设计科技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成就造纸西汉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成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地理张衡东汉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教学反思学过程,成为一个合作与沟通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是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教师的教学是与学生的协作与合作,正确地处理了课堂上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一改传统的历史教学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人耳目一新。学生所学习的不仅仅是教科书提供的历史知识,而是以教科书为依据,学习了一些能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一些基本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的教学活动,代表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才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科技领域代表人物时期主要成就造纸西汉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为原料,制成“蔡侯纸”,不仅降低了造纸成本,而且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数学东汉《九章算术》成书,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基础。华佗东汉制成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创制了医疗体操“五禽戏”。张仲景东汉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地理张衡东汉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教师提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学生回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学生汇报,2.质疑、释疑:(五)探究新课:一、纸的发明1、先引导学生回忆纸发明以前,人们用什么作书写材料?接着出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纸是怎样发明的?2)纸的出现对人类有哪些贡献?。教学过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展示《汉代造纸示意图》,使学生形成直观印象,并通过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蔡伦改进造纸术的优点。3、纸广泛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你能说说有哪些方面吗?二、数学1、请问你们从小到大都学过哪些数学运算方法?(学生回答略)2、《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有很多数学成就在当时世界上是先进的。并且传到了十几个国家被当作教科书。三、1、请同学们思考:在发生地震时,我们怎样才能感知?2、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四、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