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中的名词辨析摘要:遗传一节内容是一个理解的难点,有很多不易理解的规律,计算,词汇等,现将遗传规律中的部分易混词汇列举出来以方便学生对本节内容加以理解。关键词:遗传、相似概念、辨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在生物体的最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的基础上通过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完成的。因此,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也就成为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的内容,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困难。并且在这一部分还存在很多相似的易混淆的概念,更是加大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组相近词汇。第一组: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形状性状指的是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这是一个相对较易理解的概念,每个生物个体都是许多性状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我们在描述某个人时这样说:他是个高个子,大眼睛、黑头发、双眼皮白皮肤。这里的“高个”“大眼”“黑发”“双眼皮”都是这个人具备的性状。相对性状是指某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强调“同一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比如上例,描述人的身高有高个,矮个均是指人的身高这性状,那么高个,矮个就互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再比如人的眼皮特征有双眼皮,单眼皮也是一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两个语意相反的词可以构成一对相对性状。另外相对性状也可以同时存在多个,像猫的毛色就有白色、黑色、灰色等多种.这里的白色、黑色、灰色都是针对毛的毛色而言的。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性状指的是具有两种不同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性状就叫显性性状。比如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这里的高茎就是显性性状。相应的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比如上例中的矮茎性状。利用显隐性性状的表现特点,我们可以很容易在解题时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例如下面关于小鼠的毛色遗传有两组杂交:杂交一:黑色鼠和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黑色杂交二:黄色鼠和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3:1问:小鼠毛色基因的显隐性关系(用B和b表示)?解析:两组杂交组合中亲本的表现型都只有一种,杂交一中子一代性状与亲本完全相同而在杂交二中子一代却出现了两种性状,除了原有性状外,还有一种亲本没有用心爱心专心1的性状,并且两性状有规则的分离比。由此我们可以判断黄色为显性性状,而新出现的黑色性状则是隐性性状。第二组:染色体、染色质、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染色体与染色质两者实际上是同种物质,主要成分都DNA是和蛋白质,是同种物质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干冰与二氧化碳。其中染色质出现在细胞周期的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颗粒状或细丝状,不均匀地分布在细胞核中;而染色体出现在分裂期中,呈现柱状和杆状等不同形状,并有恒定的数目。例如人体细胞有染色体23对,共计46条。染色体是染色质浓集而成的内部为紧密状态,呈高度螺旋卷曲的结构。以这两种状态存在的遗传物质各有优势。以细丝状存在于间期的染色质有利于遗传物质的精确的复制,以高度螺旋形式存在于细胞分裂期的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去。姐妹染色单体则是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后才出现,进入分裂后期又会从新消失的一种中间结构。姐妹染色单体是以其中一条单体为摸板复制出的另外一条,但是两条染色单体并没有完全分开而是以一个着丝点相互连接在一起,所以在数量上还算一条染色体。此时因为遗传信息已经复制,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所以姐妹染色单体上的遗传信息是完全相同的。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定义为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大小形态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由于来源不同,所以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就不同,但它们携带的相同的基因至少有两个。换句话说,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而且是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但是,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却不一定是等位基因,可以是相同基因。例如:高茎豌豆基因可以是Dd和DD,这里的D、d是一对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D、D也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