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生命,生命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11—15页。这篇文章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作者以羸弱的生命之躯开拓了光荣的事业,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好材料;作者告诫广大读者珍惜自己的生命,让一生过得有意义,肯定会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棵宝贵的种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情感,揣摩语句,体验情感。2.分析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3.细致地研读课文的细部,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过程与方法1.多读课文以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2.学习从小事感悟出深刻道理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情感的熏陶感染中,激发主动进取的精神,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2.认识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联系生活实际,正确地感悟和理解人生。3.感悟人生,揣摩词语的表现力,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分析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3.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难点1.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2.分析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关系。3.细致地研读课文的细部,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旨。◆教学突破1.朗读训练可以对学生逐步地提出要求,从读准字音、找准节奏等一步一步地来提出要求。2.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要结合具体事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等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2.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做好充分预习。2.了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3.查阅有关生命的资料或名言,做一些思考。教学步骤(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爱心用心专心1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设置话题,导入新课。1.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论话题,随老师进入新课。2.检查预习。2.做字词练习加以巩固。3.整体把握课文。3.整体把握课文。4.朗读训练。4.朗读训练。5.深入理解文章。5.深入理解文章。一、设置话题,导入新课(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同学们,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家读过吗?其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的关于生命的一句非常有名,大家知不知道?2.非常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有极为重要的启示。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关于生命的文章,文章的作者本人就是一位极其坚强的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见后补充资料)1.大多数表示读过,并背诵其中名句。“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去世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全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2.认真听老师介绍,并结合自己搜集的关于作者杏林子的材料进行补充。随着对生命的思索展开而进入本课学习。二、检查预习(约分钟)爱心用心专心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解释下列词语。骚扰:茁壮:昂然:荒废:辜负:挣扎:小憩:在学生做练习时巡视教室,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做完后,加以订正,并就学生预习情况予以点评指导学生预习。两位学生到黑板上解释,其余在自己练习本上做。骚扰:使不安宁;扰乱。茁壮:指年轻人、孩子、动植物等旺盛地生长。昂然:仰头挺胸无所畏惧的样子,文中形容小草的生命力旺盛。荒废:不耕种;不利用、浪费(时间等)。辜负: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等。挣扎:用力支撑,文中指飞蛾想摆脱控制。小憩:休息一会儿。憩,休息。三、整体把握课文(约分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同学们现在默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归纳一下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2.大家归纳得很好,现在讨论一下再分别看看每件事揭示了什么样的意义?(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加以归纳)(1)小飞蛾在险境中,生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时,极力挣扎着,表现了什么?(2)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表现了什么?(3)“我”静心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表现了什么?1.结合预习,分别进行归纳,三件事:(1)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2)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3)“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2.分组展开讨论,并纷纷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