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教学时间:9.15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课文。2、学会用自己的观点评析文中人物(元方,父亲的友人)。3、从故事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诚实守信、正直宽容的人。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2.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检查《咏雪》作业;今天我们接着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掌握字音给加点字注音:与友期行太丘舍去尊君在不非人哉友人惭2、学生试读课文,其余评点3、学生听读课文,学习技巧4、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三、翻译课文,理解文意1、借助课文注释,理解文意2、解释重点词语,积累字词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陈太友与友期: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尊君在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小组合作学习,翻译课文4、复述故事四、探究课文,把握形象小组讨论:1、你觉得文中的“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你认为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3、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14、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5、背诵课文6、续写故事五、把握本文的写作特点,体味语言简练意义丰厚的特色提问:通过研读这两篇短文,《世说新语》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明确: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咫尺万里,辞近旨远;小中见大……教师不必评判,学生读后有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六、课堂小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继承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真正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关《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题目。2.课外阅读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访戴》板书对话背景:客人无信客人无理,对子骂父据理驳斥陈太丘与友期对话内容元方责客无信无礼个性率直对话结果:友人惭,元方入门不顾后记:本课教学我注意层层深入,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课堂教学由听故事激发兴趣引入,再说故事,疏通文意,到补充空白,还原人物,再到发挥想象续写故事,到最后明确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极好的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