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教案〖课程标准〗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列举古代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教学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运用正确的观点和理念。依据《标准》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提倡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和别具一格。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比较。利用教学内容发掘思想情感教育的内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能陈述修建都江堰的原因、修建的时间和位置以及编钟出土的地点,以加强时空感。[来源:学科网ZXXK]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知道在水利工程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李冰父子,是中国古代先民智慧和创造的典范。依据示意图说出都江堰的结构及作用,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提高空间想像力。由课文内容及提供的资料,了解编钟的由来和音区的构成,提高阅读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学会自主学习;运用学习小组的讨论活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体会,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通过制作都江堰、编钟及修堰的竹笼、杩槎等模型以及互评活动,使学生既锻炼动手能力,又提高鉴赏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对都江堰与长城的讨论,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的联系与比较,逐渐培养学生用辨证的观点评价事物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知先秦时期我国人民就显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度的智慧,感受祖国文明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来源:学科网ZXXK]认识都江堰的社会价值,从而理解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统一的关系,提高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了解今天大江截流的方法借鉴了李冰在江中作堰的方法,也从李冰的工程维修制度中受到启示。〖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作用和编钟的构成。难点都江堰的结构和运作。〖教学方法〗活动法,启发法,谈话法。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亮点常规课与活动课相结合。[来源:学科网ZXXK]辩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工程更伟大。〖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要求学生做都江堰等模型。〖教学设计〗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3.都江堰的维修4.都江堰的作用教学中采用:第一,课前布置学生分四组查找资料和制做都江堰等模型;第二,上课时学生各小组介绍所查找的资料;[来源:Zxxk.Com]第三,在学生介绍时老师适时补充、点评。讨论:都江堰与长城哪一个工程更伟大。(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二、神奇的编钟(让学生发表意见)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2.编钟神奇在哪里三、小结并让学生互评模型评价内容:模型的科学性、合理性,造型美观与否,手工制作精细与否。学以致用给市长发一封信或打个市长电话12345(从都江堰工程引发的对邕江防洪的想法)。〖板书设计〗一、造福千秋的都江堰1.都江堰主体工程概况2.都江堰主体工程的修建3.都江堰的维修4.都江堰的作用二、神奇的编钟1.什么是铜钟,什么是编钟2.编钟神奇在哪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由今忆古:电脑出现2001年6~7月南宁邕江洪水的几组画面)老师:从今年的邕江水位创历史高位要求学生分析原因。学生:略。[来源:Z+xx+k.Com]老师:由自古以来洪水一直困扰着人类,导入两千多年前四川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老师:请同学们看几组画面,(电脑出示)大家还记得画面发生的事情吗?学生:略。老师:你们知道吗,1968年8月8日,南宁邕江水位是76.39米,比今年的77.4米还低,但那时的南宁城区全部被淹!因为当时没有修建邕江大堤!而今年的邕江水位最高达77.4米,但滔滔的洪水却被挡在城门之外!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中央人民政府、区、市人民政府的领导、军民团结、各地支援修建邕江大堤!老师:回想那段难忘的日子,我感慨万千,是啊!中国的江河很多,自然条件各异,自古以来洪水一直困扰着人类。那么,古代人民是如何面对洪水的肆虐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两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