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内容1页脚内容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监理原则2、屋面工程3、墙(柱)饰面工程4、墙面清洗工程5、楼地面工程6、雕饰工程7、细木装饰工程8、油(涂)饰工程9、设备工程10、环境保护和修缮工程古建筑修复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监理原则(1)修缮施工前,应对结构、装饰、设备的损坏程度,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必要时采用仪器、工具作控查、取样,定量、定性的检测。并形成反映建筑残损状况的图纸、照片、文字资料。(2)重点保护项目的修缮,应制定周密的专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工艺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等。(3)应加强隐蔽项目的查验,发现其结构、构造、材料质量与设计不符合,应保护现场。待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4)重点保护项目的材料、工艺和施工方法,应进行现场试样,经要价还检验符合要求后施工。(5)根据设计要求和本项目重要历史人物故居的特点,除一般文物建筑修缮保护以外,还必须根据***博物馆的信息,重点关注***居住生活特征表达。2、屋面工程(1)屋面修缮前,应对屋面的结构、构结的损坏情况行详细检查、抽检,并做好记录,其重点部位;页眉内容2页脚内容1)坡屋面的屋板、桁条、屋架等结构及瓦片、天斜沟泛水和防水层的损坏情况;2)平屋面的结构层、隔气层、保温层、防水层,及保护层的损坏程度。(2)屋面的建筑样式,建筑细部的用料、材质、规格、色彩,应按原样修复,保持建筑的原有风貌。(3)应改善或消除因用料或构造不当,存在的固有缺陷。包括如下内容:1)坡屋面的无屋面板及卷材防水层的,应增设屋面板和防水层、改善隔热防水构造;2)平屋面上的增搭建,应清除处理,应增添或改善隔热层、防水层。(4)坡层面的修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不同规格、色泽的瓦片不得在同一坡面上混用,瓦片有缺角、裂缝、砂眼、翘曲缺陷不得使用。修缮后屋面应坡度平顺,瓦头平整落榫,屋脊平直牢固;2)屋面坡度大于30°时,瓦片应与屋面构件扣扎牢固;3)小青瓦其他特殊材料的屋面修缮,应编制专门的修缮工艺方案。(5)平屋面的修缮,应符合下列要求:1)屋面结构层的损坏,应修复,屋面要有足够的泛水坡度,并应加隔气层,屋面的保温层、防水层,宜采用功能质量高的材料,上人屋面宜增设表面保护层;2)层面的防水、保温层、变形缝,凡水,出水口等构造的施工,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3、墙(柱)饰面工程(1)板(块)材(包括人造和天然的板(块)材)的内、外墙(柱)饰面损坏的修缮,应满足如下其本要求:1)粘贴墙面的修缮:①、其层与结构层间有少量起壳,面积小于300mm×300mm,基层砂浆强度较好,可采用不铜筋锈钢膨胀螺栓加环氧树脂注浆锚固。起壳面积大于单片板面积的50%、且砂浆酥松的,应凿除基层重做;②、面层与基层有少量空鼓,面积在30%以内,可用不锈钢螺栓加环氧树脂页眉内容3页脚内容注浆锚固。面板松动或起壳大于面板面积30%应凿除重做。③、板材面层少量裂缝或有钉孔、缺角,无松动现象,可用同质、同色石屑砂浆修补;④、板材表面轻度风化、磨损,可用浆磨的主法修复。风化麻面深度大于1mm,面积大于20%,宜进行凿除重做;⑤、板材接缝损坏,应按原样补嵌牢固、严实,不得有漏嵌及渗水现象;2)墙面的修缮:①、板材表面轻度风化、磨损、麻面、钉孔;可用同质同色砂浆嵌补后,浆磨修复;②、联结件锈烂、松动、脱落,应修换或加固。3)修缮用的板材,其花纹、色彩,宜基本一致,表面不得有隐伤、风化等缺陷;4)板(块)材的翻铺、局部调换,应在施工前进行挑选、予拼、编号;5)板(块)材安装必须牢固,嵌缝密实、平直、施工溢出的浆液,应随时清除。(2)抹灰墙(柱)面,应根据起壳、裂缝、风化、剥落等损坏原因和损坏程度,进行修缮。并应满足如下要求:1)修缮前,应对墙(柱)面所用材料、构造、工艺特点,进行调查,有特殊装饰效果的,应测绘、录像和文字记录,建立工艺档案;2)基层起壳,无裂缝,起壳面积在0.1㎡以内,基层强度较好,可采用环氧树脂灌浆,加不锈钢螺栓锚固;基层砂浆酥松,或起壳面积大于0.1㎡,或起壳同时有裂缝的应凿除重做;3)面层起壳,面积大于0.1㎡同,应凿除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