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七上第四章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差异(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阅读“等温线的判读”图,了解等温线的含义,知道高温中心和低温中心的表示方法和等温线的疏密与气温水平变化的关系。2、运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特点。3、运用“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能归纳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水平分布特点。【教学模式】读图归纳当堂达标【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对比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识图-析图-总结相结合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分别展示三个地方的图片:A.黑龙江大雪B.抱犊崮秋色C.海南风光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理解造成三个地方景观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气温,初步了解气温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利用直观鲜明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拨:造成这三幅图景观差异的原因之一就是气温多媒体展示中央气象台近二十天全国最低气温实况图:讲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气温不仅在时间上有很大变化,在空间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认真听讲,思考老师的提问,看课本,积极举手回答,明确:气温的空间差异可以通过等温线图表现出来。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过渡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课时气温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哪一种图表现出来呢?自主学习多媒体展示学习任务:自学课本第65页文字和“图4-2-4等温线图的判读”,完成学案1题。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高线是________等温线是________用等高线是表示地面的高低。用等温线图可以表示一个地区______的水平分布状况。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_______相等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_______相等。等高线数值大,海拔_______;数值小,海拔_______。等温线数值大,气温_______;数值小,气温_______。等高线稠密的地方,坡度_______;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_等温线稠密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__;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_______。等高线是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_______。如果中心海等温线是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的是_______。如果中心气根据老师要求进行自学,完成助学相应题目,不会的做好标注,等待老师讲解。学生根据自学情况举手回答,一生回答,其余同学认真听,随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部分知识点比较简单,让学生自学,培养他们的自学和读图能力。将等温线的知识学习与等高线知识相联系,进行对比学习,既巩固旧知识,又使新知识的学习简单化。DABCEAC合作探究拔高,表示的是_______。温高,表示的是_______。这幅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这幅图的等温距是_____0C。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点拨:下面我们来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教师把一个做的好的同学的学案放到投影仪上,然后找三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答案,教师随时纠正。多媒体展示:(1)读图可知,A、B、C、D四点的气温分别为:、、、。(2)A、C两处的温差是,等温线。B、D两处的温差是,等温线。(3)ACE气温越来越,E处为中心。根据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思考问题,举手抢答,明确:(1)四点的气温分别是24℃、24℃、12℃、20℃结论:在同一条等温线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2)12℃、密集;4℃、稀疏结论: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3)低、低温中心结论: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时,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就是高温中心。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另一方面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巩固,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思想。过渡(边展示多媒体边讲述)学习了等温线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世界气温是如何分布的?多媒体展示:图4-2-5“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看图,描绘00C,200C等温线。学生根据老师演示,观察,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利用知识储备对新DABC(1)说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0C的大致纬度范围?(2)说出年平均气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