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遇到的困难精华篇学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完整和财产安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教育教学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是衡量一个单位财务管理好坏的重要标志。目前,个别学校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执行不彻底,致使教育经济行为失控,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一、学校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一)、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由于内部控制薄弱,使得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收入不能按时入帐,坐支、挪用现象也有发生;人为捏造会计事实,假帐真作、真帐假作、甚至设两套帐搞内外有别;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二)、教育经费管理混乱。有些学校的收支没有执行严格的预算,有的经费收入未纳入统一管理,部门与部门自成一体、各自为政,致使学校部门之间收入差别过大,“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无法实施,导致职工怨言较大;有的经费支出随意性大,支出失控,有限的资金没有用在刀刃上,没有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有的由于无计划的投资建设,致使债务负担过重,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办学经费缺口增大,严重影响学校发展。(三)、财产物资保管松懈。有的由于财产物资内控管理薄弱,物资购销制度不完善,采购、验收、保管、运输、付款等职责未严格分离,存货的发出未按规定手续办理,也未及时与会计记录相核对,对多年来的毁损、报废、短缺、积压等不作处理,再加上经济往来中审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资产大量流失。(四)、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由于受个人利益的驱使,某第1页共4页些教育工作者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无视国家法规,不顾教育形象,钻制度的空子,损公肥私,违法违纪行为层出不穷。一是乱收费。不经物价部门批准,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某些收入不入学校财务帐,设立“小钱柜”私分、挥霍。二是非法占有资金。由于内部牵制不强,导致会计或出纳挪用、贪污学校资金。学校经济业务报帐审批程序不规范,审核不严,导致某些人利用虚假业务虚开发票,套取学校资金。三是收受“回扣”。为谋求各人利益,有的大额采购不经招投标,有的不惜高价采购物资或平价采购劣质商品。四是基建、维修方面出现腐败。某些人利用基建、维修工程收受包工头的贿赂,对基建、维修工程不经招投标或只流于形式招套标,不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资质,签订承包合同时,只对主体工程的造价、质量等进行明确规定,而对附属工程、水电设施等不签协议,致使工程竣工后工程量大幅增加,工程造价大幅甚至成倍增长。二、学校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一)、内部控制理念缺乏。一是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或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很健全,导致缺乏明确的控制程序和标准。二是虽然制定有较为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工作总结但仅仅“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而不执行、不落实,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未能发挥有效作用来制约违法行为的发生。三是缺乏对内部控制进行恰当考核、评价的指标,责、权、利没有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缺乏相应的检查与考核,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搞好、搞坏一个样,内部控制职能难以实现。(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一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产品”的“制造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一些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仍然呆在财务岗位上,这些人不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甚至对于专业知识也达不到要求,对经济业务不能够进行正常的帐务处理和会计核算。二是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缺乏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只凭领导意志办事,丧失原第2页共4页则,没有不敢造的报表,没有不敢花的钱,帐目不实,会计信息质量低。(三)、内审与纪检监督乏力。一些领导对内部审计、纪检重视不够,或存在观念上的误解,导致内部监督部门缺乏独立性,工作难以开展;内部审计、纪检机构普遍人员缺乏,甚至有些不设立内部审计、纪检机构或实际上与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