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一.咳嗽与咳痰但过咳嗽本质上是一种保护性反射活动,概述:1.咳嗽分为干发症。于频繁且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其他并前者为无痰或者痰量甚少的咳嗽,性咳嗽和湿性咳嗽,见于咽炎及急性支气管炎、早期肺癌等疾病;后者伴有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扩张症。2.颜色、及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铁锈色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3.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4.护理措施:A.清理呼吸道无效:病情观察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记录痰液的颜色、量、性质。B.环..饮食:.50%-60%度,湿度。C境与休息:室温18-20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给予充分水分,使每天饮有效咳促进有效排痰:a.D.1.5L-2L水量达到。腹适用于神志清醒的病人,方法:病人采取坐位,嗽:秒,继而缩唇,缓慢呼气,3-5式呼吸5-6次,屏气次短2-33-5秒,身体前倾,进行再深吸一口气屏气长期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促有力的咳嗽。b.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卧床,排痰无力者。c.适用于肺脓肿、体位引流: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d.机械吸e.支气管扩张症等有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痰:适用于痰液黏稠无力咳出、意识不清或建立人工气道者二.肺源性呼吸困难病人主概述: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服感,.1观上可能有呼吸频率、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造成机体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呼吸困难根据其临床特点分3类:A.吸气性呼吸困难: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凹陷。B.呼气性呼吸困难C.混合性呼吸困难2.护理诊断: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3.护理措施:A.气体交换受损:病情观察,判断呼吸困难程度类型并动态评估病人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环境与休息,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保持呼吸道畅通;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用药护理;心理护理。B.活动无耐力:保证充分的休息,采取舒适体位,使用枕头、靠背架或床边桌支撑物增加病人舒适度;呼吸训练;逐步提高活动耐力。三、咯血1.概述:咯血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的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并导致的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我国引起咯血的前三位病因是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支气管肺癌。根据咯血量,临床将咯血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每天<100ml)、中等量咯血(每天100-500ml)和大量咯血(每天>500ml或1次>300ml)。2.咯血与呕血的区别。3.窒息表现:咯血突然减少或中止,表情紧张或惊恐,大汗淋漓,两手乱动或指喉头(示意空气吸不进来),继而出现发绀、呼吸音减弱、全身抽搐甚至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抢救措施见“支气管扩张症”的护理。四、肺炎概述肺炎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按病因分类:细菌性肺炎,为最常见的肺炎,病原菌主要是肺炎球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所致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按患病环境分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简称医院内感染,指患者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出院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按解剖分类:大叶性肺炎,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肺段、肺叶,主要表现为肺实质炎症,通常不累及支气管;小叶性肺炎,病变起于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继而累及终末细支气管或肺泡;间质性肺炎。2..护理诊断: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3.护理措施:A.体温过高:病情观察;休息与环境;饮食,补充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喝水;高热护理,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物理降温,冰袋可置于大动脉血管流经处;口腔护理;用药护理,..清理呼吸道无效:见咳嗽与咳痰的护理。B.生命体病情监测,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a.C.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变小、征:有无心率加快、体温不升或高热、呼吸困难等;精神和意识状态;皮感辅助检查。b.肤、黏膜;出入量,有无尿量减少;染性休克抢救配合:体位,病人取仰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