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新人教版必修21.(2010·全国Ⅰ)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解析】自然选择使得适应环境的生物被选择,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因此适应环境的性状的基因频率较高,C项正确;持续选择条件下,通过不断淘汰不适应性状,一种基因的频率有可能降为零,D项正确;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a的变化曲线可以相交,交点处表明该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A项正确;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除环境外,还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等,B项错误。【答案】B2.(2010·上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A.55%和32.5%B.55%和42.5%C.45%和42.5%D.45%和32.5%【解析】由题可推知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的比例为1-30%-20%=5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为30/100AA+50/100Aa×1/2=55%;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有1/4为AA,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100AA×1+50/100Aa×1/4=42.5%。【答案】B3.(2010·江苏)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1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4.(2009·广东理基)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人工选择B.适者生存C.用进废退D.定向变异【解析】该现象不可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也不可能是用进废退,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故B项正确。【答案】B5.(2008·山东理综)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用心爱心专心2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可分为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两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隔离与自然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答案】B6.(2008·江苏)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AA占16%,aa占36%,所以Aa占48%,所以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A=0.4,a=0.6,所以AA=16%。在自交的情况下,后代AA=16%+48%×1/4=28%,Aa=24%,aa=36%+48%×1/4=48%,所以A=0.4,a=0.6。【答案】C7.(2010·上海)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用心爱心专心3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9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