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拓展型课程纲要课程主题数学思维训练开发教师设计日期课程类型知识类拓展课程(√)体艺类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拓展课程(√)专题教育类拓展课程()适用年级四年级授课课时20开发背景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认识有价值的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学好数学的勇气。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探索与创新精神。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应用意识。课程目标1、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本学期所学内容解决相关内容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本学期所学习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等。3、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并在探究活动体会该课程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钻研的精神。课程内容活动主题知识要点组织形式课时安排测量中的问题通过实际操作和作图理解测量中出现的重叠问题讲授面议4线段问题、角的数量通过数线段和数角,让学生感受有序的思考讲授面议4数字谜感受竖式数学谜、横式数学谜、数阵图的思考方式讲授面议4与实施乘法中的问题和找规律感数列中的数字规律,探索规律寻找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思维讲授面议4钟表问题和搭配问题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拓展训练讲授面议4课程评价(一)评价内容1.学生互评。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学生的上课表现情况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2.教师评价:根据每次学习的考勤、完成作业及做题正确率情况进行评价。并与学生评价结合,最后确定学生本课程学习成绩。(二)评价形式1、学生自评:学生自己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投入程度及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表等方式作简单记录。3、学校评价:学生对被评价者的表现给予合适的评价。(三)评价建议1、本课程不采用书面考试可考查的方式,评价依据平时的记录和学生成果。2、评价以激励为主,在确定学生等级时一般不设定不合格,而是分“优秀、良好、合格”等次。3、学生成果展示注意多样性。课程实施建议1、教师讲授,师生讨论。2、学生动手操作,小组活动,合作探究。3、提出质疑,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