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集整理-ZQ1/4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二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道家以下主要思想:.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权与术。.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下面我们来学习道家的主要思想,首先看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最早提出这个思想的是老子。老子的思想里讲到道法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另外又讲到道常无为。道法自然和道常无为可以看做是道家思想最核心的东西。那么自然无为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呢?b5E2R。b5E2R。有的时候,人们会把自然看成是道的代名词,道就是自然,自然也就是道。但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名词相同的问题。道实际上的含义是什么?道的含义是自然,没错。但这个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整个宇宙,或者说是天地万物的一个根本的特性,指它的本来面貌。同时,这种整个宇宙或者整个天地万物的本然状态,又是通过每一个具体的事物体现出来的。它是一个包括了宇宙万物的整体和宇宙万物中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共同的状态。p1Ean。p1Ean。整个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就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具体事物的本然状态里。所以,这个道不是一个凌驾于天地万物之上的东西,也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东西,而是天地万物自身包含的一种状态。DXDiT。DXDiT。现在很多人在讲道,或者讲自然的时候,都把它看成是生成万物的最后一个根源,这个说法是有争议的。虽然老子《道德经》里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描述,但事实是,离开了万物,就没有道,道就在万物之中,也就是老子讲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的这个“一”。RTCrp。RTCrp。天的道就表现为“清”,地的道就为“宁”。清也好,宁也好,都是道的表现,离开了清和宁就没有这个道,并不是说在清和宁之上有一个道产生了天和地。老子非常强调道随万物,万物是在它们的自然本性中体现出道的存在的意义的。5PCzV。5PCzV。既然要遵循整个天地万物的这样一种自然状态,那么表现出来的特点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就是说万物在那儿生长,但是你不据为己有;你可以做很多事,但是你并不认为自己就有多了不起;万物在那儿生长,你也不去主宰它。这样的状态就是一种无为的状态。有人把无为理解成什么都不要做,在那儿等就成了。实际上这种理解有问题,《老子》里面就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粗看之下,以为是尊重万物自然而不敢为之了。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辅,是辅助的意思,不是不让你有所作为,但是要辅的是什么呢?万物之自然。不是让你不为,而是让你不要以自己的意志来改变它。这个“为”是以自己的意愿改变它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去辅助万物,就是要随万物之本性而因势利导。无为的正确理解应该就是这样,老子其实也讲得很清楚。jLBHr。jLBHr。其实这一思想跟儒家的思想,不是根本对立的。儒家也强调天、地、人,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所以天地万物,人也是要参与进去的。怎么参与进去?“赞天地之化育”!赞也是辅助的意思,跟现在讲的赞助意思相近,儒家并不是要你以主观意愿去改变自然,而是要赞天地之化育,参与到天地中去,辅助天地。xHAQX。xHAQX。中国人始终把大禹治水看成是最好的无为而治的典型,就是因为他能够因势利导。水是往下流的,要治水灾,就要疏通河道,让水按照它的本性流出来,就不会成水灾了。如果违背了水的自然属性,你要流我不让你流,水高一尺,我就把堤岸、河坝筑高一尺,这样下去能解决问题吗?总有一天水会把堤坝冲毁。因为你违背了水性,想堵住它,不让它流动,这怎么可以呢?所以因势利导是无为而治,或者是自然无为的最根本的一个观念。LDAYt。LDAYt。汉代的黄老之学,政治上就强调无为而治,它的意思是什么?难道汉代的皇帝,从汉个人收集整理-ZQ2/4高祖到汉武帝都无所作为吗?不是这样的。汉代刚建立之时,战乱刚息,民生凋敝,这时百姓的自然本性是什么?是需要空间来喘口气,在一个较为自由的环境中恢复生产。所以汉初采取了无为的办法,法律简约。《史记》里面记载,萧何进长安的时候只是约法三章。这样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