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练习对话,有学有用----《陶罐和铁罐》以文带文评测练习烟台市福山区福海路小学杨绪燕在课堂教学中,我的评测练习设计如下:1.速读课文,完成练习。师:请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完成练习。【设计意图】课标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学生学会略读、默读,所以我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方式,可朗读、可默读、可合作读,给学生的练习题实际上就是内容概述,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2.品读对话,分析性格师:你读出来了吗?作者巧妙运用对话,塑造了不同性格的罐子,陶罐是?铁罐是?【设计意图】通过有感情的多样形式的朗读,学生在读中有所悟,知道要谦虚地读陶罐,骄傲地读铁罐。自然而然,教师设计性格分析这一题目,既水到渠成,又前后呼应。学生只有品出了性格,才能在读的时候更投入。3.深读对话,读出道理师:两个罐子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生自由回答。【设计意图】此题源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语文课堂的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文本中体验情感,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4.析读对话,学习表达师:在对话中加入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可以让没有生命的物体有灵气,有灵魂,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设计意图】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便是语言的积累,在文本讲解中带领学生体会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魅力。本着知识迁移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启发,让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相关语言。这一练习既是检验学生课堂掌握情况,又是对知识的一种内化。5.巧设对话,展开想象师:课下,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展开想象,续写故事,让铅笔盒橡皮也有灵气,有灵性,有灵魂!【设计意图】此练习为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将课堂中学到的词语,积累的语言运用到实际的写作中。同样都是童话体裁,铅笔与橡皮又贴近学生的生活。此练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通过文字给予生活中没有生命的物体以灵魂。